星期二雜念
啊,我覺得,台南以外的城市真的不要再拼美食了......,怎麼可能拼得過台南啊?老實說,我開過玩笑,說就連木柵比較好吃的小吃,店主都是從台南來的。那時是開玩笑,因為我畢竟沒有老老實實地吃過台南小吃,主要是過去每次去,都是有朋友或其他人,有時我還忙著幫大家拍照,我的弱點就是只要面前有人,對環境的注意力就會下降,所以我一直抱憾,沒有真正「體驗」過台南。這次有時間一個人走,發現我對台南也沒那麼不熟,去過的店我當然是不記得店名與所在,但是走過時還是會驚呼:這裡我來過!
回到台北,看到新聞有那種嘴砲型的論戰道:以為我們台北人像南部人那麼XXXXX。(這種XXXXX的話我就不要重覆了。)我打從心裡苦笑:在講什麼話啊,我是台北人,對台北確實多少有所謂「見慣亦常人」的「不覺神奇」效果,但是坦白說,客觀比較,台北已經嚴重落後台南了,沒錯,某些大型藝文或活動,台北還是佔有優勢,可是那就是一種首都現成的優勢,城市自身的活力,不是沒有,但氣息紊亂,停滯感已經是可感的。「絕對必須研究台南」,我認為現今任何苦於城市發展的城市,都要加緊速度去研究台南——或者是直接、馬上把有台南經驗的人請去顧問——因為我也剛去過花蓮,感受特別強烈,我覺得花蓮卡住的東西,正好是台南擅長的。
這當然不是說要讓花蓮也賣台南小吃的意思,而是兩個城市的思維明顯不同,台南已經具有超強的分眾化概念,花蓮的分眾力並非不存在,但沒有整合——我曾經跑去花蓮的萬榮,一間教室大小的博物館就跟東華的學生合作做出超美超有保存價值的原住民族服飾解說與圖板——這東西應該一下花蓮車站在旅客資源中心就要有展示才對。花蓮最好的一些地圖要在咖啡館和書店才拿得到,我剛剛在網路上查了,看到為了振興花蓮旅遊,有國慶煙火選在花蓮之舉,這個意思是好的,可絕對不是長久之計。
原來台南也不是一開始就發展得那麼好的,我查了一些相關資料,粗略了解是有一些特別的推手。如果花蓮與台南兩地的人都不要太見外,我覺得讓台南來幫幫花蓮,有可能是有助益的——風水輪流轉,未來有天花蓮也可能反過來幫忙其他縣市。
——我去安平前逛進新美街,之後又去安平看了安平樹屋與德記洋行等等,我想要嚴重抗議的是,安平樹屋該做一本中英對照,但不要太厚的簡介書!已經有相關論文了,但我覺得缺得是簡潔的概述,包括從歷史、生態、樹學、哲學、建築與文化資產等各層面綜合且大眾化的讀物。不要超過200頁。我回台北後有點後悔沒有問櫃檯,因為我自己以為找得很仔細,但也許是找漏了也不一定。這種伴手禮要是存在,我一定是一次買三到五本——世界各國語言不同,不能強求,但有英文是最低要求,送誰都不失禮呀。等稍微有空就要去買《台灣民俗學的建構》,因為聽說裡面會說到林百貨與拜狐狸......這怎麼能錯過呢,幾乎只要是說到狐狸的書我都很感興趣。
今日大大開心是《伊達的抉擇》導演帕威‧帕利科斯基(Pawel Pawlikowski)獲坎城最佳導演獎,台灣對這導演怎似很不熟地只稱他為《伊達的抉擇》的導演,也有稱他為俄國導演......,啊啊不是我們聽不太懂的語言就是俄語啊......,應該是波蘭吧。嗯嗯記得我曾經抱怨過某美國影評協會公布的評比名單給該導評價過低(但同時大喜是女影評人反而多給予肯定:那是該單位自己要做出性別統計的),所以這下非常高興。是枝裕和也不壞,但我個人偏愛帕利威科斯基。總之聽說台灣未來片片都看得到,黎巴嫩導演的片也很值得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