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38678778_10156451663622159_6316820487712
  • Wix Facebook page
  • Wix Twitter page
  • Wix Google+ page
Recent Posts

星期五雜念


今天我又修水電了......。再次感到充滿了靈光:水電之道無僥倖,每一步驟皆有所本。將水管牢牢接好的一瞬間,有種天地萬物,各得其所的快樂。

想到這陣子的自嗨語即是:文能巴塔耶,武能修水管。逗點出了巴塔耶的兩本書,我本來是想把封面給放上來的,可是前陣子調整電腦,加上最近整死人的更新,每次圖片都下載在某個地方——但不再是我習慣找的地方——所以我直接放棄今天要做一個「近日封面特值留念的專輯」:雖然我知道因此下載的書封包括有眼睛的故事、弄泡泡的人、孩子的我......等多書。反正現在大家都神通廣大,要找書封來看想必不難。

為了書封買書可取嗎?作者可能會有點難過,如果讀者說:我都是為了書封才買這本書的。不過如果是像我個性裡有一點「怎樣都好性情」的,還真的聽過不少朋友對我告白:我最喜歡書的部份就是書封;或是「我只是為了某本書的書封才買書」的——說起來我的很不文學的朋友還真不少......。但他們會告訴我,他們也買書,就像買觀賞植物一樣,完全不管書的內容,純粹著眼於書封的視覺效果以及書的擺設價值......,我想這應該是出版社完全不需考慮的極少數購書族群——反正他們的決定也很難了解,只是我想到就覺得很有趣,這世上真的什麼樣的人都有啊,樂觀一點看,原來書封也提供了非內容取向的讀者一種選擇,這難道不也挺有意思的嗎?

我的正題是想說一下逗點出了巴塔耶兩書的書封,先說巴塔耶,我對其人一直有種特別的情感,因為他是「將《咆哮山莊》談得最到位」的其中一個作者,所以巴塔耶三個字後我緊接的內心OS總是「多謝你了」;莒哈斯說過非常尖銳的一段話,......許多人即使知道巴塔耶的價值,但卻遲遲不能提筆,最後就來不及,沒寫什麼就過世了。(大意)真是好會罵人的莒哈斯呀(崇拜之意)——所以逗點跟我提到替巴塔耶寫一點導讀時,我趕緊就答應了,因為如此可以早日擺脫被莒哈斯所罵的陰影:好吧,我就是會在意這些亂七八糟的事,諸如不要被莒哈斯罵啦不要惹某導演難過啦......這就是敝人的生活情趣。

不過巴塔耶真的不是那麼好懂,即使有自己的了解之道,對於能否讓一般讀者進入一事,還是覺得不甚有把握。但我還是要說,至少對於想要有一般文化知識基礎的,巴塔耶三字究竟意謂什麼,還是不能只讀他的理論不讀文本——否則就是連莒哈斯在氣什麼罵什麼,也未必能懂,不是嗎?通常我是不會讚美出版社有勇氣與夠努力——因為就像某樂團被稱讚音樂很好時,一頭霧水地回答道:可我們就是樂團啊 ? (意思是要稱讚各位皮膚很好才算稱讚囉?????)——出版社有勇氣或夠努力也是像樂團音樂好一樣,何需廢言。不過這次我真的是挺例外地想稱讚一下逗點。因為小子替巴塔耶做的書封:那個顏色!完全就是巴塔耶色!是豔的卻也是不協調的——我接到書時,心內大吼又大叫:對了對了太對了!用顏色用對的顏色......原來可以如此表現!我覺得書封實在有種真懂巴塔耶之感。

在大多數的時間裡,我是一個內容取向的讀者,有時看到一些把書當成商品設計——某些設計者高姿態的樣子,我心裡還是難過的,雖然我也認為書是文化商品,不需刻意讓讀者看了就討厭或反感,然而因為與商品性更加親密導致的設計者自認居於作者上位——我私心認為是種資本主義對文化的反噬,不是什麼好事,但實在看得太多了,比如音樂產業也是越靠近資本者越自豪,包裝者認為歌手不過是手下工具之類......,好像創作者是其家僕.......這種抬面下的事總之是個現象,就不多說了。

這使得我覺得特有必要為巴塔耶雙書的書封記上一筆,因為我從中看到視書為文化而非商品的設計者誠懇,而出版社若是沒有相等的認知,這樣不取巧也不賣萌的深度設計也不可能上市。我不想哄人說巴塔耶很好懂,但我覺得這套書有收藏價值,是為了上述我所感受到的愛書精神。

Search By Tags
Follow Us
Featured Posts
Anchor 4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