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雜念
去了書局一趟,翻到一本叫做《騙局》的書。是分析騙與被騙的各種心理因素。內容還蠻有意思的。我翻到的那頁寫到騙人者也很複雜,比如詐騙到當時碰到困難很不幸的人,聽到對方如此不幸,竟然乾脆告訴對方,自己是來詐騙的,既然對方那麼慘,那就算了......。但我想著近日沒時間看這書,就沒買,另外買了很不錯的《納粹的孩子》和一本圖艦一本旅遊書。回來就在網上看到「灣生回家」的M小姐事件。
現在大家大概都知道M小姐是誰以及出了什麼事。比起M小姐的大名,吉村剛史這個名字應該比較不容易被記得。不過我想稍微記得一下他,是有意義的。他就是在與M小姐採訪過程,認為M小姐的身世兜不攏,然而認為她可能患有疾病,因而最早只用M小姐代稱,但提出該人身世之說可能涉偽的日本記者。
無論書與電影,我都沒看,但印象中就是很紅以及一波熱潮。所以相關報導的大標題也還是會讀一下。在M小姐還未出面道歉之前,看到相關消息,我也就沒有非常關心,第一反應是:造假?應該不會吧?感情是哪個細節交代錯誤或是誤傳吧?回頭想想,這大概就是欺謊的某種嚴重性。在事情未明朗前,因為預設人沒有必要扯謊,對於揭發者,反而是不信任與懷疑的。結果是也有對沒被騙倒的如吉村先生,造成了一種不公平的狀態。我想吉村先生在先前的一段時光應該也很不好受,因為他不可能擁有決定性的證據,只是強而有力的懷疑而已。
我倒著回去看了一下過往的資料,想要知道究竟事情的嚴重性到什麼地步。現在回去看舊資料,感覺非常搞笑——雖然我想對很多曾經相信M小姐者,會感到笑不出來。比如說,她接受採訪時,會被誇獎中文說得不錯——這不就很滑稽嗎?誰會誇獎在台灣出生長大的人中文好?當然是因為預設M小姐给得六歲就到了日本之類之類這種她是日本人的訊息為真,才會出於感動與善良去讚美她的中文。那麼這是因為誤會或誤傳嗎?並不是。她在演講時也說了一大套關於中文對她來說是如何吃力,她是怎樣吃苦學習(什麼背字典之類),聽到這種話,要不相信她「很日本」也很難——除非是日本人如吉村問關於日本方面的問題,為什麼櫻代這個名字就是很犯疑,像我這種五十音都背不好的人哪裡想得到?不過我是聽過日本人用法文跟我解釋,什麼日本名字很犯忌或對小孩來說很不幸,多半與諧音有關。但我聽歸聽,只能了解個方向,細節是掌握不了的。
不能說,因為她畢竟引起了大家對灣生的注意,所以就算了。如果她不引起注意,一樣有可能在另種情況下這個主題是引起注意的——而且是在某種較理想較沒有亂七八糟的謊言攙合進來的狀況。應該要有這樣的信心與角度——否則只要能引起注意,怎麼做都可以,這遲早會出事的。現在也是出事了。
這次出事,我先是鬆了一口氣:還好沒有鬧出人命前,就算有了解決。法國有個著名的案子,當事人大學沒畢業卻謊稱自己是醫生,一騙多年,結婚生子所有親人朋友都沒起過疑。上班的時間他就開了車到遠處看看報紙這樣。經濟怎麼辦?他也是說自己因為是醫生在某個組織,有什麼方便讓他丈人等拿錢給他代為投資會更有利。據說他因為自己知道是假的,所以背地裡對醫學新知是很用功在學習。後來是可憐的丈人那邊因為什麼意外或是想裝修家屋(總之有個想要改變財務分配的理由),所以想把代為投資的錢拿回來,謊話才越來越撐不住,最後妻子小孩還有娘家的親戚總之都因此被殺害了。當事人本來是想殺掉他們以後再自殺,我忘記他是為什麼自殺沒成。所以這事才爆了出來上了法庭。這我就想到吉村這人是挺好的,撒謊一般人想到都是討厭的,不過行事謹慎些,也是因為這種人都膽大到能說大謊了,心理上不管是好面子或是難以收拾局面的挫折,不知會做出什麼事。我是回台灣在圖書館借到一本處理這事件的法文書,才了解得那麼詳細的,之前在法國只知道很轟動有名,電視的報導就是一再地說「不可思議」等等。圖書館的法文書並不多,會有這一本倒是非常特別。在台灣還算有些知名度的Alice Miller,2001年有一本書是以上述這本書與這事件為基礎的——不過我沒讀過。說是一共騙了18年
電影《灣生回家》似乎是很不幸受累,我回去看《放映週報》對導演做的訪談,當時M小姐就不是非常重心,導演有其想法與規劃,只是M小姐的鎂光燈效應非常強,所以像我這種不太跟著時事跑的人,也會誤以為這部電影是以M小姐為重點——看過電影的人大概不會有這種印象。然而仍有在倫理上難以脫勾的問題——不過導演對M撒謊是不知情的,如果是知道還任著這樣造勢宣傳,這就不成體統了——我一向對牽猴子行銷的印象還算不錯,但是事情爆發後,接受採訪的行銷人卻說之後還很樂意與M合作——我但願這是因為採訪的時間不對(太早),受訪的人還不知道事情有多嚴重(比如只是片面的轉述等)——否則,未來如果牽猴子還有要行銷紀錄片——這種隨便與怠慢的態度,輕則令人不喜,重則引起抵制都有可能。
我當然知道M小姐是誰。不寫全名寫M,是為間接向吉村致意。
《 La fille du RER》,Téchiné的片子。是由另一起(謊言癖)少女自導自演被襲事件的真實謊言連動事件(當時連法國總統都發言了,之後才有「舉國被騙」之感——所以這類事也不是台灣人特別容易被騙,世界各地都有)改編的。改編的劇情片,沒有多忠實原事件的問題,時間有點久了,記得當時還蠻喜歡這個電影,因為導演並沒有是非不分,也沒有全無理解,是種很不容易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