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38678778_10156451663622159_6316820487712
  • Wix Facebook page
  • Wix Twitter page
  • Wix Google+ page
Recent Posts

星期五雜念

  • Photo du rédacteur: Nathalie Chang
    Nathalie Chang
  • 14 avr. 2017
  • 3 min de lecture

噹噹!噹噹!今天來推兩部電影。

都是今天上映的新片,一部是《日常對話》;一部是《擬音》。

《日常對話》我一開始有點不太提得起勁去看,因為先入為主覺得同志主題的紀錄片看得有點乏,就是都有一定的意義,但又常停留在單純的人物紀錄;雖然大部份看了也不覺得後悔,也有所得,但要精神昂揚到想推薦,似乎就還是覺得缺了些東西。《日常對話》是個大大的例外!就像不需要是集中營倖存者,《La shoah》也是必看經典;《日常對話》也是部我不會只推給同志的佳片!

這片有多好,改天有機會再說,現在主要是提醒把握時機,難得北中南都有電影院上映,要看要快——為什麼要快,我有個理論。除非是沒把握好不好,不然愛這種事嘛,最重要就是不要拖拖拉拉。拖拖拉拉有什麼意思呢?說到這我就說個笑話,有回我在巴黎接到一個朋友的電話,他想邀我去看某個我很愛的導演的新片,我在電話這頭笑了出來,我說:我那麼愛,有可能等到人家來邀才去看嗎?當然是第一天就去電影院報到了!所以我們以前電影系同學偶爾約一起去電影院看電影都是個大悲劇。在電影院前面六七個人討論,好比六部片有四部是挺好的,通常四部不同的人都會回以「已看過快去看」,那就只好在兩部較差強人意的電影中選囉,偏偏大家意見都很強,花在差強人意的片上誰也不願意,那怎麼辦?好電影每次都一定有人搶先看了,不甘不願一起去看次要選擇,看完最後就是一起怨聲四起。所以最後就養成約在電影院各看各,最後再一起去喝咖啡。《日常對話》嘛,就是那種會在電影院前被表示:「好片早看過」的片。所以各位斟酌吧,這部片是我評比為「值得迫不及待去看」的等級。

《擬音》我想說的話也非常多,它的內容稍微專門了一些,我在電影院裡是看得感動到快哭出來——不過我不是太正常的人,所以我不會把自己的標準隨便加在別人身上。我就稍微解釋一下。你喜歡電影,不單單只是愛看英雄美人或飛車,你喜歡電影到對電影知識有那麼一點點興趣,那麼,就算未必能知道導演的微言大義,我想你也是非看這部片不可。如果你是電影系的學生,你不看這片就是等著有人會給你白眼看吧。這個主題歐美都有一些累積了,從傳奇到哲學與社會學以及歷史,我如果開始說,大概就會三天三夜完全停不下來(連我自己都受不了我自己)——《擬音

》最大的功績不在做為一部綜觀此主題的片,而是它搶救了台灣本身發展軌跡的重要人物與證言。我們對歐美人物典故可以如數家珍(我還想說智利電影呢不過拼音太難了要邊寫邊找那些人物的拼音今天不那麼麻煩了),但台灣自己是什麼情形呢?總算有個開始了!

這種東西你想自己研究也無不可,但保證那是極端辛苦也未必找得到門路,這部片看了會有多大收穫,會有點因人而異,有可能看了這片你開始有些「程度」;若是本來電影史就會讓你熱血沸騰的,就有可能對影片中的某一點或某些項,交心不已。雖然這部片的知識性非常重要,但其實也是一部看起來非常輕鬆,甚至愉快的電影——如果你不是急著把它當成某種電影課會出的考題,馬上要自己就某些主題加以申論的話——電影並沒有「附贈考卷」,是我這種神經神經的,才會一邊看一邊在心裡做文章。總之,這是異常的饗宴;大家最好就是不要碰到我,不然要我不強迫大家去看,我真的會很痛苦。我是說真的。

其實我覺得不與電影有直接關係的人,還會看出一些別的什麼,至於那是什麼,因為我很好奇,所以我還是會對身邊其他朋友威脅利誘要他們去看,好得到答案。所以最近大家最好都不要碰到我就是了XD。(請大家去電影院就好:每次我只要打電話找不到人,我都會很高興地想:找不到人ㄟ!某人應該是有去看電影吧!)祝福所有看電影的人,我有句口頭禪不太禮貌但不小心還是會出口:看電影的人都是好人。

 
 
 

Comments


Search By Tags
Follow Us
Featured Posts
Anchor 4

© 2014 by 張亦絢.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com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