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雜念
真沒想到,也有體育事件是我有點熟悉的。看到電影《老娘叫譚雅》的預告,我大吃一驚。老實說,譚雅可以說是我最害怕的那種人,那種「因為我被我媽虐待、因為我來自底層又貧窮、因為我集一切不幸於一身,所以我就可以不遵守任何規範,不擇手段得到一切」。我所以害怕,是因為我會心軟,然而我的理智卻會覺得這很荒謬。或許因為我害怕,我就更容易碰到這種人,然後再花一番力氣辛苦擺脫。赫爾岑有過一個說法,害怕權貴不可取,但是遇到非權貴者就低頭,同樣是種不正直。我覺得赫爾岑幾乎救了我的命。這點張愛玲是個楷模,她是連癟三搶她手上吃的東西,她都搶回來。其實這才是對人的尊重。
譚雅故事的另一面,是克里根。也就是譚雅的競爭對手,在參賽前被人打傷膝蓋。警方的調查查出是譚雅的丈夫前夫(這一點也許是按時間點會不同)與教練(?)或助理找人動手的。被打傷膝蓋......,我覺得我要是克里根,我這輩子都要精神上半身不遂了,不是因為身體上的傷,而是想到有人暴力與對冠軍熱切到這個程度,同情絕對會殺了一個人。但真是幸好克里根不是我,這件事也有一個很多人會覺得有如報應的轉變,克里根的膝蓋復健成功(各位!千萬要知道這世上存在復健這種東西。),譚雅要上場時竟然鞋帶出了問題。或有人覺得她心虛吧,表現失常。
導演說她對真實事件一無所知,我想這會很大程度影響她怎麼拍攝。譚雅究竟是加害者或犧牲者?如果她是默許周遭的人動手,她就偏向加害者,如果她不知情,那她的確也是環境(交友不慎)的犧牲者——弱勢者確實沒有那麼多選擇,不是機會,機會可能都還是有的,弱勢者最沒有選擇的,是選擇她/他的歷史,而這種歷史往往會從後頭追上來拖垮人。這是為什麼一定要縮小各種不公平的狀況,因為悲劇是可以走很遠的。
我最喜歡的體育電影是一部匈牙利片,我去看的時候全場好像只有我一人,這片還是法國心理學師學會列名推薦。主角在鐵血的訓練過程有了各種心理創傷,導致怯場與失去各種「贏家的心理本錢」。體操同樣是他出人頭地的可能,但他堅持到最後一刻,都沒有失去他的人性。最後因為沒有獎牌或名次太後,堂堂國家選手「淪落」到馬戲團做特技表演,然而馬戲團其實比國家隊看重選手的安全,整個諷刺深沉無比。我應該已經提過,可是太喜歡了,就再說一次。
獎牌固然好,但人生的真正冠軍通常是沒有獎牌的。比賽的冠軍只有一個,但運動家精神的冠軍是無限的。@@今天寫的東西真的太勵志了,自己都覺得不好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