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38678778_10156451663622159_6316820487712
  • Wix Facebook page
  • Wix Twitter page
  • Wix Google+ page
Recent Posts

星期二雜念

當漫畫家卡畢/ Cabu年輕時。

坦白說,這幾天被台灣隨便亂套用理論的情形,氣到了。

伊斯蘭人口是否受歧視?這絕不能粉飾太平說沒有,嚴重的程度以及那些作家與哲學家自覺與不自覺地歧視,我可以馬上列出清楚的名單。

但是那也只是一個部份,如果把這些列在右邊,在左邊同樣可以列出那些作家、那些哲學家或表演藝術家不間斷地做出反殖民或協商不同文化的努力。坦白說,只是放大任何一邊都太粗糙。那些不斷重覆西方霸權西方霸權,往往未將左邊這群人已完成的工作加以吸收,並幫助讀者吸收。所以只助長了情緒化,與空來空去的二元對立「不思考」。

左邊這群人的工作做得相當好,我們若是想學習,是真的有很多可以學習的(同樣如果有人來台灣學習東西,一樣有很多可以學習),事實上除非是要學習,他們本身人文傳統的人力資源比我們要充足太多了,我們實在應該合理分配注意力,將一定比例的力氣用在台灣社會上。

關於這個事件,我暫時只補一個東西:《查理週刊》排外嗎?完全不:它是反排外並反排外政黨火力強大的。嘲笑宗教嗎?那是嘲笑得一塌糊塗。許多台灣人未了解每個作品單獨的內容,就加入認為「《查理週刊》或西方言論太自由是霸凌」的陣線。我查看了所有我看得到的作品,並沒有發現任何一個是為嘲笑而嘲笑的廉價笑話。諷刺重點永遠是「宗教的什麼」──不是宗教做為字典上定義的意思,而是宗教的偽善、宗教的(世俗)野心、宗教的訴諸武力──如果要作者停止批判這些,那幾乎是文化腦死了。

這些事就連教宗都在做,只是他直接講,比較不費力;漫畫作者則是用刺激敏感度的方式遞出一個情境。直接講偽善大家都會說好,我不來這一套,因為偽善已被標籤化,但是現實生活中,要避免偽善,那是要在沒有人告訴你那是偽善時,你就警覺到自己身上或他人的偽善。

這是藝術與教宗講道不一樣的地方,也是「為什麼間接表達被堅持」(嘲諷或詩)的重要原因。

要列舉《查理週刊》的成員如何對抗法國極右的排外,以及主編夏幫在維護在法伊斯蘭移民的權益上,具有多高的敏感度與反殖民的實踐能力,一時做不來。因為不能抽開法國的社會脈絡談論,必須從頭說起。甚至從名詞解釋開始。

以漫畫作品來說,很可以做得是實際分析漫畫的各層意思,因為意思往往不只有兩三層,要將許多細節綜合交叉起來分析(線索有時也不只在圖畫裡,還有所謂集體記憶)。

在腦子裡做了幾個工作。但心情太憂傷,且忙著搞笑安慰在歐洲的朋友們,所以就暫時不做了。

好奇怪,室外來了一陣好像在炒菜的風。卡畢是個非常細膩的人,光是聽他說話,就能得到很大的撫慰。認識十年的法國朋友,從來沒有說過「我害怕,我需要精神支持」(這句話倒是我常常在說)──槍擊案發生後,他第一次如此表示。我受到很大的衝擊,我認為沒有任何解決之道,除了繼續愛那些雖然已死去的人們──

Il faut rigoler!

(用我最喜歡的喜劇表演者ELIE KAKOU的笑段《媒體公關》的開場口吻說出。)

Mots-clés :

 
Search By Tags
Follow Us
Featured Posts
Anchor 4

© 2014 by 張亦絢.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com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