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雜念
昨天人在光點附近,因為人還處於纖細易感的狀況,決定挑一部不至於讓自己波瀾太大的片子來看。就挑了《新天堂樂園》。
關於這片有個小故事,以前電影系上電影經濟課時,十分用心的老師先剪了一部從各電影中搜羅的電影經濟片段給我們看。其中一段大家看了蠻有感,但卻認不出片段出處,有人舉手問,老師一副「你們到底是怎麼活到現在」的眼神──不過我們都很習慣了,任何時候有電影沒看過,都會被這種眼神射中。電影經濟老師重視的片子,與電影美學老師看重的又不一樣──一般而言,美學老師在我們心中要權威一點,下課後雖然同學互相傳說,該把這部片找來看,不過要看的片單永遠落落長,我也是昨天瞥到影片簡介,才補作功課。倒不知當年的其他人補作了沒。(嗯記得要去虧人~~)
所以我推薦這片,比較不是推薦給找溫馨感人片的影迷,雖然這片也是夠溫馨的。特別推薦對電影社會史與電影經濟有興趣的朋友,其實對一般文化史有興趣的,這片也還是有它必看的地位。評論有點為難,因為上映版與導演版有50分鐘的分別,不過就以上映的123分鐘版做一點介紹。
故事背景在西西里島,當地的電影院放映室與看戲的人是重點所在。可以看到影院建築的類型轉變、放映師工作內容到觀影者的行為模式──影片裡在影院大呼小叫等「放肆」行為,並不能也不是表示西西里島文化落後,如果我讀到的種種文獻無誤,早年各地電影院裡的「身體政治」與如今我們較熟悉的安靜不動,本就有很大的不同。看看古早人不經電腦的彈幕大爆發演出,也是可以給對電影社會性文本有興趣的人,一些反省參考點。《新天堂樂園》中還放了幾個戲院中的性行為畫面──與劇情不太有直接關係,我推測是比較忠於戲院記憶與電影社會史的關係──庶民記憶的一部份,這都是這部電影有意思的地方。
雖然頗本於某些知識層面,但電影中知識與情感非常交織,完全不會枯燥生硬,頗值借鏡。片中許多對話,表面上像是大影迷放映師與小影迷多多的趣味交談,深層一點來看,也有導演的微言大義:電影曾經是普羅大眾與底層生活的文化泉源,是使人們能夠在日常生活立即相互給予與付出的力量。電影院中出現雷諾瓦的《底層》與維斯康提的《大地震動》
── 與他們的觀眾。就電影記憶來說,確實是電光火石的一刻。超想重看維斯康提,任何時候都想......。
兩點批評:第一是在通俗性(以這詞的最正面用法)經營得當的同時,若干政治史的片段稀釋的程度,差不多會變成「幾乎感覺不到它的存在」,可惜。第二,比較令人提心吊膽的是,所謂記憶主題,也有落入懷舊、去批判力的危險在。片中底層的自我犧牲與自虐性格,可能是寫實的──羅馬代表成功,出生地西西里代表昏暗沒希望;電影放映師是沒有前途的勞動人口,離開就是正道(還加上被銀行女拋棄這一線,就變成「必拋三說」之宿命論了)──雖然羅馬與西西里的飛行時間是一小時,無論多多(在電影中成為居羅馬的大導演)的母親或啟發多多的放映師,以及多多本人都以「三十年不回鄉」肯定「分離之必要」,這部電影因此呈現了尖銳的矛盾:多多來自底層並被底層撫育──這裡對底層致敬的心意是無庸置疑的;但同時底層又在電影論述裡,被建制為結構中不可撼搖的絕對低下以及只出不取的所在(一種甘願被吸血的衝動?)──個人是可能出頭的,但再結構或重分配卻不在想像中──這使我想到台灣的電影《搭錯車》,這一類重覆(是合理化還是質疑呢?)底層人們向上之時「遺忘底層之必要」,是個值得正視的政治以及精神分析問題。
如果對電影史有興趣,這部片應該可以和《我們的那時此刻》併看,自我要求更高的可以再加上高達的《小士兵》,三片併讀。《我們的那時此刻》還沒找到時間看,不過我想自由連映,應該對三部片都是不錯的一種讀法。
除了光點,台中與高雄也有戲院上映此片,對一部出發點在「地方」的電影而言,這是一個多少令人覺得安慰的好現象──不過也許很快就要下片了,要看要快。
片中電影從室內放映到露天的過渡一段,一氣呵成,無論就電影史或電影經濟,都是「深刻的特寫」。漂亮至極。無論視覺或心理或是政治戲。此段當可進入廣義的藝術史。(補強了所有對影片投射處投刻方式作表現的現當代藝術一支的另種記憶)。我個人雖然也很喜歡電影中「電影迷就是重承諾」(即使是對小孩子)的最後寓言以及社會史部份,但以這一景最令我感到「看到大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