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38678778_10156451663622159_6316820487712
  • Wix Facebook page
  • Wix Twitter page
  • Wix Google+ page
Recent Posts

星期五雜念

BBC公布了21世紀百大電影的名單。我很快地看了,《索命黃道宮》可以排到第12名,我個人覺得說不出的怪異。芬奇不壞,但在排名中好到這程度是不太正常的,所以對這名單沒有很大的信賴感。有個法國影評人把柏格曼2003的電影排在第三,但這片應該連百大都沒進去(因為我是很快地看)——我原先還以為是因為片在2000之前——。

177個影評人,雖然也找了埃及、以色列、義大利、日本等「世界各國」,但很快溜名單,主要還是美國的影評人。

BBC比較有意思是做了性別的分析,女性影評人只佔全部受邀影評人的31%。總數177人很討厭,算術麻煩。不說過半或接近,就是不到三分之一,略過四分之一。合導的電影性別被標成紅色,變成難以計算,女導演的片在一百部中有9部,就是十分之一不到。即使把合導的三片估算成有女導演參與,也是在十分之一上下徘徊——當然這是比較本質論的觀察與計算,不過還是可以參考。

比較有趣是ida,我還蠻喜歡的一個片。有三個女影評人是給了它最高分10分,男導演的作品,在總排名中排到55。但有些作品就是除了10分,還拿到許多9分到1分,累積起來有時也可觀。電影的品質很難這樣量化,影評人中也沒有我個人特別喜歡的三五位,要不他們沒合作意願,要不就是他們不在BBC的網絡。

然後我真的看到了《正宗哥吉拉》(超開心)——我不特別喜歡災難片,可是像酷斯拉什麼大東西跑來跑去,我是愛看的。哥吉拉看預告片,畫面一看就會覺得,在說福島吧?

先說缺點。美國特使是演員中最有明星相的,可是她一出來我就覺得像洗髮精或是美妝廣告,有點用女性魅力來醜化美國,然而這女人野心像兒戲,良知要來就來——好像政治人物只是天真,摸一下就會變好。如果是顧慮兒少觀眾不好拍太黑暗,這個部份怎麼樣也太翩然了一點——漫畫如果是節奏部份是用得不錯,不會花而不實。很多電影所謂KUSO都是難看極了的偷懶做法,這片漫畫的優點不是救濟,而是真有一些竅門,構圖都是聰明的,沒有浪費。不講究視覺好看而是視覺有效——比如典型拍橋墩會稍遠一點看到橋墩體來服務眼睛,但這電影就會近拍不留邊,那是人身體對橋墩的感覺,這種簡單的道理有時有些人怎樣都學不會,一定用像明信片般的方式取鏡,就很無益。這片純看分鏡還蠻享受的。哥吉拉的外型說是參考苦瓜,我是一直想到義美的巧克力脆片。

劇情的教育意義濃縮成最簡單的兩條線,一個是對知識不認真且軟弱的政治體系,一個是依然信仰知識的族群。其中知識可以不分國界,比如一開始跟德國借超級電腦,一人說不行,因為德國資安會被影響,一人就說「我信任你們」之類就借成了——所以是兒童版的人性本善在推動劇情,成人觀點就會覺得啊那ㄟ安捏.....。我本來是只想看哥吉拉跳一跳很好笑那樣(但牠不太有跳,而是像皮卡丘放電一樣會射出光能),對有點半生不熟的政治分析,感覺像不太滿意的贈品,但因為一開始就當它是贈品,所以也不好太挑剔。

回來說優點,有幾個值得思考的東西,電影中反映出只有日本人會愛日本人的這種意識,中俄美都非善類,法國則因為有私交可以動用,就是一種從廣島原爆以來的日本被棄感,這部份是很複雜的,一方面當年美國確實是明知原爆威力卻拿日本平民不當人命看,另方面就是日本這種孤絕感也可能再使極端民族主義興盛。哥吉拉災難在電影中幾乎成了外侮的替代品,除了團結內部,也歌頌著美好的日本特性,倒不是我覺得不存在美好的日本特性,不過就拿愛知這一點來說,核能或核工業的發展也是一直與愛知識甚至崇敬科學並行的——所以光是以知識的對決或有品性與否,來對抗核污染或核能政治,仍然不是對症下藥。電影比較痛惜的是平民逃難,這部份的誠意與感情是可以感受得到的。

飛彈都打不倒的哥吉拉,最後還是被科學知識降服了。雖然人類不可過份自大這類教訓,是許多這類片共通的教義,不過無論反核或擁核,都能從電影中找到支持自己的論點。這裡的不徹底,就還是有一定的保守性。

電影中一種「只要負責任就能解決問題」的論調,也是太簡化了。哥吉拉一開始沒前肢,後來長出了前肢,可能是考慮片長的關係,哥吉拉進化得有點快,但是也沒有到長出翅膀飛翔的程度——若哥吉拉還會飛,就更麻煩了——大概是留在續集。一些想像力的部份,還是相當有趣。生物學裡的突變,是有意思的東西。這片我大笑了三次,鄰座邊看邊喝維大力汽水的女生,全程笑了超過十次。一度我還以為,她會被金黃色的維大力給嗆到。

Search By Tags
Follow Us
Featured Posts
Anchor 4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