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雜念
圖片來源:台灣國際女性影展臉書
今天又再清清爽爽地放一篇文的聯結——啊不行,這樣可成了「懶人也能寫雜念」了。不過就還是在雜念開雜之前,放上〈電影值得毀滅,毀滅值得電影〉這篇文章的連結。副刊上了好幾張劇照,都挺好看的——10月5日刊出的,我還是看到女影臉書才發現,竟然就是艾克曼離世的日子——副刊編輯真是有點厲害,也多虧女影的臉書點出來。這張大圖也是從女影的臉書轉過來的:我自己原想弄一張來應該很好玩,但還是覺得太費力而沒玩,看到女影做出這張大圖,真是絕倒,有好幾張還是我從未見到過的。
我很開心副刊這幾天登出介紹——讓也許不是那麼熟悉影展的朋友,也有機會接觸,雖然這兩天開始搶票會有些辛苦——比如《我、你、他、她》、《珍妮德爾曼》聽說都已經接近完售場。
不過我覺得《8月15日》其實也很不錯,如果是用循序漸進的概念,這部是難度較低,方法學上卻又清晰度特高的一部。就好比楚浮許多片都好看,但他自己都會說某部某部他拍得鬱悶,《8月15日》大概可以想像,艾克曼應該是在比較愉快狀態完成的東西。
她有一個好朋友,她跑去紐約時就是跟他一道,跟艾克曼同年,36歲就死於愛滋。Samy Szlingerbaum,在比利時電影史也有一定重要性,《8月15日》是兩個人的合作,他主要是替艾克曼早期電影收音。艾克曼的電影對聲音一直超級有概念,也許與這早年好友多少有關——但沒有找到太多相關資料,只是推論。(如果查證到什麼資料,這也是有意思的點)看一些訪問艾克曼的早期資料片,會聽到說SAMY,SAMY——就是這個導演——因為愛滋而殞落的作家與藝術家是一個特殊的領域,往往因為早逝而有可能資料失散,也可能被不友善的環境毀去,這是我們要注意的。早逝就不太可能多產,揚名國際就更需要運氣——除非是像艾克曼完全是韓波加長版這種異數——然而多產就不適用在愛滋年代,尤其是最早期,保存資料與尋找藝術家兩事上——會造成遺誤。不過這個向度我了解不多,就是提一下,有心的人可以保持敏感度。
今天上超市沒買到比利時巧克力——我的法國朋友都說,大家都覺得法國巧克力好,不過他們覺得真正好吃的是比利時的巧克力——這也讓我想到艾克曼。法國因為投入電影研究的人力相對充足,所以要找同是使用法語的艾克曼的資料相對豐富。不過艾克曼所以開出一條電影路,與一向就相當國際主義的實驗電影與比利時的電影大老,關係同樣匪淺——只是做為淺介艾克曼,我談論的重點比較擺在作品——但是比利時的電影史與相關環境,還是一個有待其他人補強的艾克曼研究面向。
補一句:艾克曼多少因為她父親在比利時的關係,早期會更傾向在比利時以外發展。有個有待確認的說法是,她覺得以保守猶太背景來說,她的同性戀表現會使其他人「殺了她爸爸」——不完全確定她父親的態度,她這種說法主要指得是大環境的恐同壓力。——但這是從網路上看到的,資料來源不清,所以只能在這裡寫來讓大家參考——完整度與真實性,是還有一些工作要做,才能確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