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雜念
- Nathalie Chang
- 29 nov. 2016
- 3 min de lecture
以同婚此事而言,現在罵民進黨或蔡英文總統,都有點沒意沒思。立法院沒有開始實質審查,這是前陣子外有下福盟,內有國民黨強力杯葛,只好政黨協商先開兩場公聽會。第二場公聽會就是星期一——之前杯葛嚴重時,是要讓尤立委像小精靈一樣咕嚕咕嚕把杯葛方一個一個吃掉嗎?根本不可能呀。
柯建銘就是和柯文哲不相上下,在這議題上想打混過關型的,只要他們不是真正主其事,每個政黨在每個議題,都會有些程度參差不齊的狀況,有時也不能太強求。所謂寸有所長,尺有所短。柯文哲那從鄧小平借來的白貓黑貓說,跟中國的小學生考卷問題答不出就寫「毛主席萬歲」,真是不相上下。
施壓蔡英文,是要她鐵腕對付柯建銘或誰嗎?冷處理就好的事——就像蔡英文以前對待辜大老的裙子說——要敏感,但不必警鈴大作。至少時機不對。我們還是希望民進黨是一個內部有民主,也有自由的政黨,提專法非常不智,我想不至於他們在內部沒有自我糾錯的能力。
我說兩件事。第一是,修民法還是立專法,搞不清楚差別,這在總統選舉前幾個月,博士級的同志或是平權圈內的人,都還有很多人弄不懂——那一定是歧視嗎?大部份都不是。就是訊息消化比較慢,還有不太了解法律的作用。——柯建銘再怎麼說是牙醫——反應慢一點差一點,只要不亂了大局,我覺得沒有那麼嚴重的罪過。(如果他還有別的毛病,我就不知道了。)
第二點是,我非常不贊成立專法。最近會有立專法這個問題跑出來,明顯是下福盟造成的。當然我也知道綠營(不一定屬民進黨)始終有立專法的聲音(總統選舉前就有的),原因應該很多:因為有聽說(德國是這樣)所以提;對於說服或軟化反修民法沒有信心;不清楚修民法的平等精神所在;對同志處境缺乏完整的同理心......等等。就像一般持反同婚態度的民眾——也許不該以一視同仁的態度,而要分別了解。然後加以說明。
如果修民法被擱置或變成立專法,這會是很糟糕的政治局面——除了說「搬石頭砸自己的腳」,我不知道還可以用什麼別的話形容民進黨。我是比較相信民進黨的修民法派是被困住,而非真的亂了譜。尤立委是個超級中規中矩的人,一般在女性主義或婦女運動界,大家都是非常有稜角,但她就是個異數,沒什麼耍個性的部份,老實做事,幾乎都不會說漂亮話,倒不是說她就是個完人,但以這次修法與提的法案而言,她的部份就是從頭到尾很穩,我一知道她在管這事,我說出的第一句話就是:「是她!那完全可以放心啊!」。民進黨現在是非常運氣,要有第二個那麼妥切的人選不容易。
站在同志這一邊,同志痛苦委屈已經很久了,這段日子忽而被當成如同摩天輪之類的存在,忽而被類比為吸毒者,自然很難要摩天輪對反同婚方有什麼耐性——所以支持同婚方,即使話說得重一點急一點,都在情理之中。然而,該以什麼方法面對反同壓力呢?這在世界各地都是一樣傷腦筋。
不過呢,一天就先別煩惱太多,把漂亮的書封放在這裡囉。
12月1日才上市。
Posts récents
Voir tout1.[身而為人的真小確幸]:這是非常微小的盼望,也是對所有我們愛著的人的期許——在這世上,既不要成為虐待狂,也不要成為受虐狂。能夠立即反應,就立即反應。不能立即反應時,也不要欺騙自己說沒有事發生。要養精蓄銳,要見機行事。因著這簡單與確定的小理想,我贊成任何已經覺得狀況太不對...
1.先說鄭村棋「採訪」中配劉振亞(亞亞)。我看到影片的第一個想法是,即使把意識形態與統獨等等都放一邊,鄭村棋給我的印象是,他並沒有看過劉振亞的影片。當然,我的感受與推測也可能有誤差,也許他只看了花絮的片段,或是「只用原則而非了解實情」的態度,覺得沒必要看——這與近來不少民眾...
1.我本來完全沒有想關心新黨游智彬鬧場立院的新聞,因為不知道游智彬是誰,覺得大概是「無聊新聞一則」。但在戴耳機洗碗中間,不知是哪家電視台把他在立院所言,原音重現。我感到非常震驚。因為那絕非普通政治或爭議的話語。 猥褻程度遠超一般想像的殘虐下流。猥褻是什麼?猥褻行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