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38678778_10156451663622159_6316820487712
  • Wix Facebook page
  • Wix Twitter page
  • Wix Google+ page
Recent Posts

星期五雜念

  • Photo du rédacteur: Nathalie Chang
    Nathalie Chang
  • 21 août 2020
  • 2 min de lecture

啊,最近讓我掩面(偷笑)的事真不少。

聽說網路上出現以「請支持被張亦絢討厭過的大人們」的宣傳文字(暈倒),宣傳的是鄭清文的«水上組曲»——«水上組曲»我小小研究一番過呢,很推很推。

不過,今天來說一點(陳)佩芸的事吧。

這事我很久以前就想說了,有次我看應該是«聯合文學»的線上誌吧,突然坐正了想:這拍得那麼好,該不會就是(陳)佩芸拍的吧?我就把頁面往上拉,看看攝影是誰,一看,果然是佩芸的名字。我當下又得意又高興。無論是看畫看攝影或看當代藝術的東西,確實存在不必看作者名就知道作者是誰的狀況,這一來表示作品獨特的聲腔或質地是有辨識度的,也表示觀者已經對作者的某種「章句」心領神會——我上一次對賭成功,是Cattelan——二十多年前,我發現他的作品時,就不斷跟朋友說,他是最棒的藝術家之一,我對他作品印象最深的就是將小孩吊起來的攝影,香蕉上新聞的時候,我看了一眼,就對自己說:是Cattelan。然後找新聞標出的作者名,果然。從小孩到香蕉,怎麼辨認得出來呢?這絕不是用外表,而是知道作者關心什麼以及手法(過度暴露與簡潔都是他的標誌)——所以我一向就不太贊成有人說藝術就是隨便亂來一氣——我認為,通常只有妳不夠熟或不感興趣或頻道不對——但那些總也有其他對得上頻道或夠熟的人,自能了解其天地與滋味。所以啊,藝術總是非常有趣的。

但是若說已看過展覽或書籍,所以「認得字」,實在不太稀奇。可佩芸的東西我看得並不算多,也沒像做學生時交過報告,然而就有什麼一樣讓我覺得心領神會,實在讓我很開心。說起來,我是很愛攝影,所以也很愛攝影的人。以前曾在很恐怖的攝影史權威教授的治下的(真的是很可怕的權威,出校門任何講到攝影的人都對他怕得不得了,但因在學校常常見,所以有點「見慣亦常人」——後來真覺得可能是被感染一樣,對攝影其實是看得超級認真的~~類似帶原了。)啊,總之,謝謝(蔣)亞妮寫了那麼美的訪稿,至於佩芸,實在是她想怎樣我都認同——因爲我實在是聽得懂她的作品。可我真不好意思放——然而是以一種萬分珍惜的心情,不好意思放——所以就放連結了

叮叮噹,現在我已經知道是誰的美術,選色選字都那麼深得我心——但我不知道可不可以把你的名字說出來——啊,總之,美術好的人就是如此令人心曠神怡啊。

 
 
 

Comments


Search By Tags
Follow Us
Featured Posts
Anchor 4

© 2014 by 張亦絢.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com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