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38678778_10156451663622159_6316820487712
  • Wix Facebook page
  • Wix Twitter page
  • Wix Google+ page
Recent Posts

星期二雜念


我對«他還年輕»,有一個批評與許多讚賞。雖然把批評說在前頭,整個來說,還是推薦。


唯一的批評是,影片對「北農事件」的處理過於含蓄、內部與當下——應該要想到紀錄片也要給十年後,或現在就對「北農事件」記憶淡忘的觀眾看。最少用大約一張字卡定義北農與北農事件。導演當然也是為難,畢竟主題是吳晟,不是北農,也不是吳音寧,加上當時吳晟的新書«北農風雲»還沒出版,如何拿捏比例,並不簡單。我那麼在意這部分,並不是只針對「北農事件」,而是它可以帶來的延伸思考。從紀錄片內容看,彷彿是酸民與流言,造成了「北農事件」,但這當然只切入「北農事件」最外圍的部分。這個部分如果有意義,應該不只是「我和我女兒受到誣衊與侮辱」,因為這個事件並不是一般人們會碰到的名譽受損。聽說目前的比例已遭遇若干反彈,認為「這並非文學」,所以或許導演處理到這樣,已經很逆勢而為了。


這個類型的紀錄片,非常困難,因為其實有兩個作者,是種「王要見王」的狀態。有一種是導演就像學生,把意志部分都讓給作家,這有時也不壞,可是我們一定會問,如果只是這樣,我們為何不只讀作家的書就好。第二種就是導演也要展現他的詮釋力,或者「設計」或者「提問」,使作家揭露比在作品顯露的更多更不一樣的面向(或者說更深,但這也可能變得很變態,我見過某些研究者就是覺得要刨作家的根,我個人就會覺得「無聊」,有些樣態還是比較適合虛構。)——這個嘛,作家就不見得會配合。«他還年輕»很有趣的是,林靖傑基本上是用第一種手法,卻還是達到第二種效果。也就是說,他基本上還是溫柔蹲點跟拍,但也沒有放棄(強力)詮釋。這個部分,很值得不是那麼一向是紀錄片的忠實觀眾來看看。


詮釋的部分,我覺得蠻一以貫之,不露痕跡地做得很漂亮。也不是用那種很騷擾作家的方式就做到。那個詮釋是什麼?就是吳晟自己沒有那麼意識到,但導演認為催動吳晟的,是對死亡的深刻記掛,無論是關心環境或社會,死亡總是這種「嚴肅性」的根源之一——這個道理說穿了不是那麼稀奇,但用吳晟來呈現!這就真想不到。在看這部片的時候,我怎麼也揮不掉,就是以前讀到賴和在獄中的日記,賴和是那麼消沈與悲傷。而那是非常有教育意義的.....,從我知道,就連賴和都不是鐵打的......。簡單地說,這部影片做到的就是,「吳晟忘記的自己,林靖傑幫他記得了」——接近尾聲時,出現<輓歌>(<我生長的小村莊>),你就會知道林靖傑並沒有過度詮釋或是任性而為,影片說的東西,真的是吳晟的。那個領悟的片刻,幾乎是泫然的。


嗯,我是覺得導演好像還是剪了太多吳晟在哭的畫面,倒不是我覺得哭是不好不對,而是那種時候,會很想要聽吳晟說得更多,比如雖然說想到過世的父母,一般人確實會哭泣,可是也許還是有各種差異,比如說,是因為想念嗎?是因為特別想起了什麼?之類之類。


聶華苓和瘂弦都出現了!這些前輩和莊芳華(吳晟的妻子)都很厲害,他們都不是只是過過場,瘂弦和莊芳華,尤其是那種紀錄片裡才看得到的精彩短兵相接,但我想應該很多人會轉述了——莊芳華「還很纖柔」那段,真是讓人拍案叫絕,這不是只是趣味而已。這段有剪進去,也可以看到導演的敏感度,不是把紀錄片拍成形象片,實在是不錯。吳晟的«筆記濁水溪»其實是非常厲害的一本書,但是我後來比較常推張素玢的«濁水溪三百年»,那是因為後者的教學法比較循序漸進好進入,«筆記濁水溪»更適合比較進階的讀者。是啊,還曾經走過反國光石化(當時我也認了一小塊地,雖然最後沒做成「小小小地主」......)看這部片子的一個感想,也是「真是太把吳晟老師的存在當作理所當然了,但是,其實並不真的那麼理所當然,而是得來不易啊......。」我在書店讀過鄒欣寧寫的那本關於吳晟的書,也是難得的好看——當時也想過要推,但一忙就忘了。


這是一部連錄音聽打都出動了詩人的影片喔!(琬融我想我沒看錯吧!(一笑))應該還會有非常多不同的閱讀觀點......。我的心得就簡單報告如上。




Comments


Search By Tags
Follow Us
Featured Posts
Anchor 4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