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雜念
1.非常不甘願地記下這一事:中國有一枚三個巴士大小的氣球飛過美國上空,約經過八天後,美國將其擊落。目前中美關係陷入緊張。氣球這樣可愛的東西,竟然拿來騷擾人家的領空。中國說是「因為不可抗力的因素」——這實在難以取信。但假使是這個狀況,也還是很扯。連個氣球也管不好,就不說它想統一什麼的,有這樣的鄰居也很令人操心。為了把氣球擊落,美國還關閉了若干飛航,怕造成無法預期的損害。我是不知道這樣巨型的氣球是有天會自己消風,還是會變成「漂泊的荷蘭人」之類,但萬一它造成什麼奇怪的問題,難道都不用負責嗎?氣球聽起來像很無害,但三個巴士大小,可以這樣亂飛嗎?雖然斷定氣球的偵蒐能力到什麼程度,還要等FBI的報告,但起碼要知道它是「高空氣球」,不是平日我們鼓鼓腮幫子吹的氣球,也不是台東的那種熱氣球。胡錫進還說要加派嚇唬台獨的氣球來台灣上空,這個人的腦子不知是進了什麼水。說是「非常不甘願」地記,是因為感到茲事體大,等於被強迫關心此事。
書展裡買了很好看的一本書,裡面描寫了秦始皇時代,一個叫「喜」的人,在竹簡上記事,雖然他會記下重要的戰事,但也有很多空白,結果後人猜測不已,想他為什麼沒記這事那事呢?如果用寫作的「同理心」去看,記不記一件事,有時就是看心情。事情雖大或嚴重,如果不想記也許就會不記——其實今天我很不想記氣球的事,但因為看到「喜」讓後人傷腦筋的事,讓我覺得殷鑑不遠,還是記一下。(好看的書是«帝國與世界史的誕生»)
2.電腦直接跳出一個中天的節目,我就看了幾分鐘。郭正亮說兩件事,一是氣球應該是俄羅斯不是中國(我特別查了日期,節目並不是一月底,資訊還不夠的時候,所以看中天好像拜訪舊石器時代的這種感覺,並沒有錯。)二是未來如果外星人做什麼事,美國都可能栽贓到中國頭上。我這下才知道近來大家說,有人在散播「疑美論」是怎麼回事。我本來覺得「疑」什麼並沒有錯啊,隨時都應該保持懷疑精神才好。但郭正亮這種基於太奇怪的護中國短情結(簡直像某些溺愛子女的父母完全眼盲心盲般),已經超過常情。沒有錯,我本人也曾經從頭到尾堅決認為「911後,美國所謂他國擁有大規模毀滅性武器的說法並不可信,在沒有證據的狀況說這種話,非常危險與不應該」。且我連續很多年都說「要是後來找不到大規模毀滅性武器,這就嚴重了」。後來美國果然承認沒有所謂大規模毀滅性武器——這是要說,美國在軍事外交上,確實有它非常壞的紀錄,可是如果因為這個壞的紀錄,就方便地以「美國說的話都不算都是假的錯的」——那持這種態度的人,其實與「主張存在大規模毀滅性武器的那個美國」的心智狀態是一模一樣的。科學的懷疑精神是一回事,系統性的惡意懷疑是另一回事,後者的反智是非常具有傷害性的。完全以過去的經驗詮釋現在或未來的情勢,這是某種「懷舊精神官能症狀」。
3.撇開政治的有的沒的,大家有沒有因為這次擊落氣球事件,覺得數學很重要又很有趣呢?真的,我曾經因為在電影中看到三角函數的運用而認真學了一陣數學,這次事件,是不是會激起大家愛好數學研究數學的風氣呢(笑)?
4.書展50萬人進場,電玩展好像是30萬——雖然因為沒有天數什麼,我知道不能這樣比。不過,逛書展實在令人愉快——儘管因為人實在太多了,使我原訂要在獨立出版區買的五本書沒有買到——因為當時簡直有點動彈不得。但還是買到超多愛書——我回家要在大安捷運轉車,結果還藉口「我有點口渴」,在大安捷運就下車找家店坐下猛看。是有那麼迫不及待喔。在所有這次書展我買到的書裡面,覺得特有價值、大大大推的是«錦荔枝的滋味»、«加害者家屬»與«數位時代的人權思辨»——前面兩書改天再寫,先說«數»這本,它的書名真的太沈悶了,如果不是當場翻書發現寫得非常好,光看書名與封面,我可能也會因為不太被吸引而放棄,但其實包括推薦序等,這本書的編輯異常用心。
事實上,除了時報的那套,所謂「數位權利覺醒意識」的教育書籍,我一直看得不甚滿意——插個話,前陣子網路上看到一篇談數位文化的文章,看到很多有趣的說法與描述包括「迷因過勞」之類——但看到結語說「也許即時是個問題」,我臉上就出現三條線——哲學界警告了二十多年(或者更久),竟然被當成新發現。«數»這本書,就是並沒有以為數位是個全新的東西,作者本身的歷史知識是很均衡的,且有一種「實話實說」的文筆,也沒有任何要對趨勢流行卑躬屈膝,不要得罪年輕人的那種諂媚軟骨——雖然我個人是覺得要盡可能多讀,但就這個主題來說,如果只讀一本,我就會以「最綜合、最基礎、最前瞻」這三個理由推薦這本。
Opmerking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