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雜念
1.七月一號有個寫作班的課,晚上回家上網才發現,當天有不少與香港有關的紀念活動。說起來我當天也做了與香港有關的事,但非常形而下,就是去位在羅斯福路與新生南路兩頭交叉巷子裡的「行運冰室」吃了頓飯。我覺得以後應該從羅斯福路沿而立書店走過來,感覺比較近。從新生南路走,不知為何,會覺得巷子有點深。中間有點在鳳城和行運之間猶豫,後來還是覺得喜歡行運的空間,下次過來不知何時了,就選了「行運」。滑蛋叉燒的蛋真的很滑,記得聽說過加點白醋就有效果,但我還真的沒有吃過那麼滑的滑蛋。叉燒不太甜,這是健康專家都建議的,食物不加糖也,如果配甜點或甜飲料剛好,但我胃口不是太好,主要還是喜歡坐坐。以空間舒適度來說,從木柵到萬芳醫院跳一個等級,到公館又跳一個等級。溫州街附近好似開了些新店,有機會還可坐坐。
2.本來我的公館固定行程就是會去唐山,後來想到經過而立幾次都剛好沒時間進去,星期六就進去了一回。買到吳明益的新書,頗有中秋節搶到王師父月餅似的心情,小姐我有時也是很俗氣快樂的......。而立的書不算多,但選得很精,它還是主打支持精神障礙者的店。我跟人說過許多次,奇怪大家都還是不知道。買書後可選三張明信片,店員要我隨便選,我說不要,我要坐下來慢慢選。後來就選了這三張,最喜歡「青江菜」這張,通常說到植物,想到的大概都是一些名花,比如榕樹啦,櫻花啦,玫瑰啦——能想到青江菜真棒——看著選的這三張明信片,頗有心理測驗的趣味。店員說拍到她的背影沒關係,所以這就放幾張照片,大家有興趣可以去坐坐。
3.如果鄭宜農用台語致得獎詞,這當然最好,但沒這麼做,也不是太嚴重。說台語的好處,是示範並且增加台語聽說的機會與交流,沒說台語,雖然是個比較簡單的選擇——但都做了台語專輯了,我還是想給鄭宜農拍拍手。做台語專輯不容易,看看伍佰——他就沒堅持下去,足見難度。不,語言不是只是工具,語言也有象徵意義——但苛責投身台語的人應時時台語,這就跟因為范雲為女性權益發聲後,有人就把她當成「隨傳隨到的女權投幣機」一樣,沒必要。——「標準要高,執行要彈性」——這是我的想法。多說台語是高的、好的標準,做到很好,但有時沒做到也沒關係。
宜農可能只是單純沒想到,就像有時重視某項議題(環保、平權)的人,也會錯失很好的教育機會。——細水長流更重要。@我剛剛才看到(鄭)順聰的臉書,看不太懂(不是因為台語,而是前因後果)。因為沒跟上,希望我的發言沒有不當......。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