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雜念
1.有點嫉妒參加高端疫苗二期試驗的4129人,尤其是六十五歲以上的長者。覺得這是很有意義的事,可惜我是剛剛才看到的消息。不知道未來會不會做第三期——每個人都可以對醫學做一點點貢獻的,我一向沒什麼貢獻,最近疫苗的事吵得兇,所以查了查相關的資訊,覺得實際來說,加速疫苗生產是上策,所以想看看資格合不合乎實驗的報名者,嗯,好吧,消息不靈通還是不行,二期早就收案了!但無論如何,仍想對這4129人,表達深深的嫉妒之情!你們做了勇敢又有智慧的付出。
2.「校正回歸」沒有很難懂啊!當然會有人不懂,但懂的人並不少,就讓懂的人解釋給不懂的人聽就好了。刷卡的比喻很不錯。柯文哲一張圖就解釋完畢,可見根本沒有很難懂。
3.「認知作戰」真的要關心一下。看起來不像惡作劇,一般人胡鬧不會用到那麼精緻的冒名頂替,這問題看來真的嚴重。比較傳統的說法是「心戰」,這個大家打「沈伯洋」可以學到不少東西——嗯,但是擔心會不會又有冒名,所以還是附上一個連結,比較不會錯。
4.都不出門,奇怪是還是感覺時間不夠用,但在各種工作的空檔,還是上網跟庇護工場訂了粽子。疫情是疫情,粽子還是要吃的,沒有訂過,不知道好不好吃,可是,粽子要做得難吃應該不容易吧。比如說餅乾啦蛋糕啦,總覺得多吃零食無益,但粽子算正餐,這種時候,現成的粽子還可減輕不少自炊的壓力,所以,這幾天我對自己最滿意的事就是下訂了粽子。
5.最近讀的書:
«世界經濟10000年»:並不完全同意作者的觀點,但是裡面有些小故事,好看得不得了之外,也很有啟發性。
«夜行»:橫溝正史從不讓人失望!以故事結構來說,並不是最強的一本,可是對質日本歷史的能力,真使人倒抽一口氣,果然是橫溝正史,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看橫溝,最過癮在看到沛公。
宮西真冬,«朋友未遂»——這本推理有點特別,是作者的第一本小說,若放到推理的汪洋裡,可能只算是個小波浪。不過,我很建議寫作的人讀讀,因為她在一些很容易落入刻板印象的東西上面繞了出來,這部分的成績頗為出色——我覺得寫作者可能比單純的讀者,會得到更多觸發——它非常細緻,所以我認為本身特別「需要細緻對待」的人會比較有感。
6.很推的小說:鄧觀傑的«廢墟的故事»,改天再多說一點。
最近的愛歌:
コメン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