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雜念
- Nathalie Chang
- 1 mars 2022
- 2 min de lecture
1.還沒有看俄國與烏克蘭談判的結果。既然已經在戰爭狀況了,對各種資訊都要謹慎一點。普丁先前可以說撤軍而不撤軍,就表示說謊本來就是戰爭的前哨。那對付這種人怎麼可以老實。法國總統馬克宏就是犯傻了。我是不會批評美國拜登不出兵的主意。原因就是已經在戰了,不可能用坦誠的語言溝通。每個國家每個時間的判斷正不正確,這只有到最後事後有資料才會全部了解。我因為一直有在注意這條新聞,最初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還說「不要製造恐慌」——現在也不知道他當時是不是真的半點概念都沒有。現在表現倒是很不錯。希望俄國馬上從烏克蘭撤軍,我說到這還是沒辦法平靜,轟炸真的是很見笑的下流行為。如果消息沒有錯誤,還炸到學校和十個希臘人——要炸又炸不準,真的是連電玩都打不好的樣子。
2.據說普丁對烏克蘭開戰一天軍費就是好幾億,真是錢太多。在台灣看到有人批評歐盟,說歐盟太左,所以對俄國不硬。歐盟原本創立就是要避戰,因為兩次大戰的經驗太慘痛了,所以希望透過組織的方式,不要再走窮兵黷武的路。我倒不是說歐盟就好,歐盟的問題也是多得不得了,但它原始的目標就不是為了有利戰爭,基本上我覺得還是蠻右的——因為也不是右派就都愛打仗。被侵略與欺侮,挺而反抗,這是對的。像烏克蘭因為緊迫關係,就去手動炸橋,所謂以身殉國,這當然是非常值得尊敬的。但是,這樣優秀的人並不應該死亡,這終究是人類非常可惡的損失。連瑞士都放棄中立,加入制裁俄國的行列,這表示政治還是與道德有關的。
3.所謂「小國不要刺激大國」,也是完全的謬論。任何一個國家,無論大小,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應該要有自己的準則,任何一個國家被「刺激」了,就做東做西,甚至攻打對方,這根本不是「有國格的國家」,這跟貓或狗有什麼差別?就連貓或狗都不是被刺激就動作,牠們也有牠們的想法——所以,真心覺得這類謬論,非常無聊。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