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38678778_10156451663622159_6316820487712
  • Wix Facebook page
  • Wix Twitter page
  • Wix Google+ page
Recent Posts

星期五雜念

1.來講一個故事。


故事說,有個人在河的下游,看到有人被從上游丟下水在喊「救命」,趕緊把這人救起來。但是之後發現,不斷有快淹死的人流經面前,只好一直在下游做救生員的工作,做到筋疲力盡。說故事的人問的是,這種狀況下,應該一直在下游救人嗎?還是應該知道一直有人被拋到水裡,表示上游有人在把人拋下去,應該去上游抓住那個惡意把人拋下水的人,才能讓事情停止。以寓意為主的故事,因為是比喻,所以不能問,那跑去上游制止惡人時,下游的人淹死怎麼辦。——因為故事就不是真的教人現實對應,而是在點破思考的盲點。今天怎麼那麼好興致說起故事來呢?因為想來談談「抖音」。


我並不是那麼愛拿高嘉瑜開刀,但聽到她在電視媒體上的發言,我有點氣到頭痛。目前為止,我知道言論包含有「大家上抖音來公平競爭,抖音上如果有錯假消息,就到抖音上來大戰啊」(大意),我知道有周玉蔻、葉元之與高嘉瑜。周玉蔻我不想說她,因為她不是網路世代,觀念比較老派,不能苛責。葉元之是我沒有任何期待的國民黨,略過不表。但高嘉瑜作為「年輕人與很網路」的代表,說出這類「抖音無害論」,如果不是昧著良心(風向目前是「無害論」佔上風,說了會扣分),就是太缺乏基本常識。


「澄清假消息」就像在下游救人,不能見死不救,最後應該會累死,這也是拋人者(拋假消息者)的目的。所以如果找不到「到上游制止亂拋」的方法(目前資訊專家似乎也感到「到上游制住拋假」存在困難),至少不要散布「在下游救人很容易」(大家來比澄清很容易)這種愚昧的說法。


高嘉瑜說「抖音上有我唱歌,國民黨某人的國小女兒看了很喜歡」之類,這就是「抖音無害論」。


那我也有在「看抖音」,我看到某些抹黑人的圖文,嚇得下巴都要掉下來。怎麼不說這些?——抹黑圖文看起來很累,它也不是我們說的「批評、抱怨、不爽」。讓我打比方,某人賣冰淇淋,假設叫「涼涼冰淇淋」,有人要讓它破產,它不用說「涼涼冰淇淋不好吃」,而是號稱賣「涼涼蟑螂藥」,唱個廣告歌「蟑螂最愛吃涼涼」,那想吃冰淇淋的民眾就會流失,因為很少有人會希望吃冰淇淋時想到蟑螂(法律上對商品這樣做應該是犯法的,但網路上這種邏輯不是用在商品而是「意念」、「主張」或「政治人物」)。


「抖音萬惡論」當然也有問題,因為「抖音玩完了」,也可能有其他,現在還不知名的東西。但最低限度,至少不要散佈「抖音無害論」這種亂七八糟的說法。


2.我曾經很喜歡某個台灣的公益媒體。但我發現它提供抖音的影片連結在談中國同志,對我來說,這不是壞,但就是「缺乏警覺」。我本來很想很想支持它的募資,想想還是放棄,因為上述做法表示該媒體在這方面太弱,並不合格。好死不死,第二天我剛好參加一個線上獨立書店辦的節目,年輕的主持人就拿同樣的事件來問我(她在抖音上看到......我是在「公益媒體」上看到。)。我當下就覺得糟糕極了(且我覺得不要讓年輕人太沒面子,話都說得比較含蓄)。


年輕人的想法,應該是「在任何地方都可以發現同志議題」,但它也會有「上抖音來了解同志」的副作用(這是我當下覺得「糟糕!」的原因)。還好節目的另個參與者特別關心網路操控,我就趕緊表示我雖知道那新聞,但另一位參與者的研究主題,才更是我們需要的。後來我就沒有把該節目連結放到我自己的網站上,因為我覺得要放的話,我還要來寫一段關於「對抖音提高警覺」的文。很累。


抖音也會以公益或社會運動的路線進來與弱化警覺心,這是我發現與擔憂好幾年的事了。沒寫,主要是我覺得「網路安全」不是我的專長,我就先「自我要求就好」。但每次看到把「抖音」說成「無邪小白兔」的人,我都覺得「天啊天啊,怎麼還有這種人,怎麼辦呀?」。


3.聖誕推書第一發,推三本與「保護」有關的書:


«那些得不到保護的人»,«美國佬»,«我把自己埋進土裡»

«美國佬»與«我把自己埋進土裡»,我都寫過推薦序了,有興趣的朋友應該找得到。今天就說兩句關於中山七里«那些得不到保護的人»——一開始我對這個書名很反感,覺得大概很悲催,儘管書名很好記,還是不願意去看。在飛機上因為看了一小段電影,覺得不錯,就看下去。回台灣再把小說找來看,了解一下原著與改編的關係。它的形式上是推理,既然看過電影,基本上似乎懸疑解謎的部分,在讀小說時不會那麼有作用,但好小說就是就算已經知道兇手與謎底,還是好看。«那些得不到保護的人»就屬於這種。看過電影的朋友,真的不妨再看看小說。電影做的幾個更動,有把小說的社會意識推得更遠,但拿掉了一些可能「更寫實的小說細節」。



我都看過電影了,看小說時還是落淚——但小說與我想像最大的不同,並不是悲催不悲催,而是它的一種新的社會派的特質,「保護」兩字不是空泛的詞,探討的是「憲法裡的基本人權與社會福利政策」(這在推理也有傳統,但那麼聚焦與整合的就少多了)——小說在推理上多半是繼承前賢,會很明確的感覺「這裡是松本清張」,這裡是「蘇•葛拉芙頓」(對,就是那個編了«推理寫作秘笈»,我超愛的美國女性推理作家鐵三角之一),就是它沒有出什麼怪招,真正是「一個最好的推理作家好學生」,但就在這個基礎上,小說還是贏得了它不可取代的獨特地位。


這實在很值得想寫推理的人借鏡——其實每部推理都是有百分之六七十是從前人那裏借來的,但是那百分之三四十的「發明」就很重要(有時只是百分之一的發明,都會讓像我這樣的推理迷高興不已)——中山七里的發明全不是「本格」的,而是「社會派」的,但是他把本格累積的各種東西都用得非常到位——有志「社會派」的作者,往往在這一點會有點打滑,所以我特別想推中山七里的這本,它不單是有意義的反省,也示範了怎麼應用本格的基本功。如果想在聖誕前後,讀一點與「保護精神」有關的小說(我自己在說到聖誕,想的都是狄更斯,所以不知道大家想到「聖誕」是想什麼,我就是會想到狄更斯啦。)——今年我就推這本,而«美國佬»與«我把自己埋進土裡»則分別是用不同的話說了「那些得不到保護的人」。




4.做菜時聽到«除了病,我一無所有»的作者(這本書據說是為對抗精神病污名而寫)在談話性節目裡說,能幫助她不那麼難過的是杜思妥耶夫斯基、卡繆等——我不禁笑了——談話性節目通常不會出現書名,更不用說出現杜斯妥也夫斯基,所以沒有什麼人接話,就是主持人簡單表示嘉許而已(多可惜啊)——我也覺得這不是騙人的,我人生有段很難過的日子,就是用看«卡拉瑪助夫的兄弟們»解決的,對我很有效,所以我蠻相信她的話——書沒看過,所以不能推,但這是今天發生的事——會「聽」那節目的原因,是因為我不太知道理科太太的爭議究竟是怎麼回事,所以做菜時就聽一下。說真的,我現在也還是不清楚,但就算了。應該有更有趣的事可以注意。

Comentários


Search By Tags
Follow Us
Featured Posts
Anchor 4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