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雜念
- Nathalie Chang
- 22 juil. 2023
- 2 min de lecture
我不想說「我又遲到了」,改說「我今天在不同的時區」。下次不知還可找什麼藉口。

1.最近比較開心的時間,是在讀«一條線有多長?»這本書之後。這是我幫親戚小孩挑的暑期讀物,但我有客家魂,任何書在送出去前,都自己先讀一回(妳也太克勤克儉了吧,我忍不住會想笑)。一方面是確認內容適讀,二方面是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加我就等於「眾」)。上回本來想送«形狀»的,發現內容太深了,就變成自己的讀物。是在咖啡廳讀的,突然之間就覺得:咦?怎麼回事?為什麼我有一種神清氣爽的感覺?咖啡是一樣的咖啡,唯一的變化就是我讀完了這本書。真是意想不到。喜歡讀文史藝術類之外的書,因為「那跟我的『職業』無關」,讀起來會非常輕鬆、無負擔,不像讀覺得「是我守備範圍」的東西,會有「工作感」。
其實,數學也是文學的一部分,聽說很多答錯題,都不是因為不懂數學,而是「不會讀題」。有陣子我還想攻楊維哲的微積分,他現在還有用台語開數學班喔>但楊維哲的微積分還是沒讀幾頁,畢竟時間沒有那麼多。但還是覺得有收穫,因為讀到「態度」——不知道各位擬出夏天讀書計畫並開始執行了嗎?照理七月我都會跟大家分享這部分,今年七月不知為何,事情很多,好多好書都來不及推。暑假適合讀「套書」,«邱永漢小說選»、«黃靈芝小說選»、«凌煙三部曲»、«呂赫若小說選»、«白色恐怖小說選»(或散文選),這類套書選一兩套進攻,這個暑假就不會浪費掉。不然,宮部美幸的«所羅門的偽證»(共六本)也很適合——我在看«二十一世紀機器人新律»,一面把書中提及的重要的書列成書單,(有興趣地)馬上去找。有一本很想要的竟然絕版,正當我非常頹唐喪氣之時,亂搜尋之下,竟發現「啟明」有出!!!啦啦啦,等我讀完再跟大家分享心得囉。啟明真的是一個很奇怪的出版社,好像跟我會心電感應一樣。
2.關心魏德聖遇到的狀況,但目前還看不太懂。
3.再貼一次活動預告。

Comentár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