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38678778_10156451663622159_6316820487712
  • Wix Facebook page
  • Wix Twitter page
  • Wix Google+ page
Recent Posts

星期五雜念


1.今年國際書展我會去講三場。

沒有等到獨立書店的圖——地點我還要查一下。這是第一場。

星期五:

談Metoo中的沈默、發言與「接聲術」

■ 時間:19:00-20:30

■ 講者:張亦絢(作家)

■ 主持:張之維(瑯嬛書屋店長)


第二場是星期六下午六點,跟大家聊陳澄波藝術文化基金會出版的系列漫畫«集合!»這張圖剛好有我很喜歡的人物,所以先貼出來!圖案上沒有地點,在夢想沙龍。


第三場則如圖示:





2.這幾天有兩件事都讓人很難過。一是陳俊翰因病逝世。一是獨立書店永樂座的爭議。


   獨立書店或實體書店的困境,背後有社會型態轉變的因素在,完全是非戰之罪。歷史上出現過很多這個類型的現象,比如法國爭取到勞工連續假期,市民開始有旅遊與度假的新休閒型態出現,在個人所得的支出分配上,於是更多拿去支付旅費,進電影院的比例開始下降,電影業一度傳出危機警訊。對於其他產業來說,不是壞消息,但電影業自然要想法救亡圖存。


   我個人對於獨立書店要辦那麼多活動來申請補助,是覺得不必要(我認為是可辦可不辦)。二十歲之前,我根本沒看過書店有什麼活動,還不是照去書店。但或許是補助要有一些機制,不能像隨便給,那我覺得倒是可以朝輕省的方向走,鼓勵書店提出特色書展即可——頻率也不要高,兩三個月一個主題即可,比如「數學主題」、「野鳥主題」、「恐怖主題」、某時期某地區的某作家之類,各式各樣——有些書店已經在做了,做這些一樣要花心力——比如來做「讀者肖像」、「逛書店的人」書展什麼(點子沒有著作權,愛拿就拿去用),應該也有趣。持續性有在做「文化平權友善」像而立書店那樣地,就應該持續給予特定補助。——因為有公益與文化性質,應該可以將書店以「擬博物館」、「博物館巧克力碎片化」這樣的形式來對待。我知道有些獨立書店經營者,認為接受捐款有辱門風,我倒覺得沒必要——英國的美術館不少都有捐款箱,與歐陸採取的門票制不同,美術館可以做的事,書店當然可以做——至於法律上應該要設財團法人之類,應該也不難才是。目前的「協會」可能不能接受捐款。有時逛書店覺得很值得,但可能考慮空間的因素沒購書,捐款這事也不強迫讀者,我真覺得不必羞澀。


而且,應該設計保留捷運人潮的店面空間給獨立書店,如果這類書店有盈餘,再以一定比例挹注給社區型書店——。總之就是給予基本補助,書店只要開在那裡就補助,活動補助是活動補助——另外應該設有的是研究補助,確保理解問題所在,並發展對策。我常常講一個我的「大右派老師的大左派說法」,他本身不經營藝術電影院,而是商業電影院。他聽到課堂上有同學說,藝術電影院都處於拿補助的虧損狀態,覺得很不對。老師卻兩眼一瞪,表示「藝術電影院存在的目的就是要虧損」(你以為它們為什麼要存在?),它們不會虧損,還拿什麼補助?根本不應該用傳統的經濟效益評估藝術電影院。


3.永樂座的前店長H真的很「偏激」——但我這麼說時,沒有貶抑的意思——阿鐸還說過「所有寫出來的東西都是垃圾」呢。——這一類不完全正確,但尖銳性激發社會反省的論述或警句,舉是舉不完的。可能因為我老了,我覺得年輕人偏激點,也不失為一種朝氣。某個程度,偏執總是有幾分真理,有幾分沒道理。並不想說兩方誰是誰非,但我看到其中的「左派潰散化」,無論是因為個人比較天真脆弱,或大環境因素——這個癥象,其實讓我難過得必須到床上躺一下。我想到美國作家羅斯的小說«我嫁了一個共產黨員»——這是一本極其惡毒的書,無論是對女人,或是對共產黨與非共產黨,它都非常之惡毒——然而,他仍然算是對美國如何日漸右派化的歷史,提出一些假設與紀錄——它是那麼惡毒,使我在提到時,都很不好意思,可是我還是說「大家可以讀一讀」——因為,儘管並不絕對贊成他的寫法,對於當前看到的困境,倒也還沒有其他作品,是我覺得適合「進行討論」的。作為小說,它非常容易讀,技巧也很好,讀者絕不會一無所獲。可是,它真的是除了那個「聽故事的男孩」以外,毫不猶豫地將所有人都「推下懸崖」——小說也是「非普通地厭女」。但如果希望近日事件不止於八卦,那麼就帶著一點警醒(我的意思是不必對小說的一切都照單全收)來讀小說吧。說在前面,這並不是一本我覺得沒有問題的小說。

Search By Tags
Follow Us
Featured Posts
Anchor 4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