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38678778_10156451663622159_6316820487712
  • Wix Facebook page
  • Wix Twitter page
  • Wix Google+ page
Recent Posts
Rechercher

星期五雜念

  • Photo du rédacteur: Nathalie Chang
    Nathalie Chang
  • 21 juin 2024
  • 2 min de lecture

1.讀兩本很不錯的書。«民主簡史»與«雲端封建時代»。


2.通常簡史都不好看,因為沒有過程,內容會有點乾、有點表面,«民主簡史»是個例外。讀起來非常有動態感,手法也特別,它不是告訴你,民主是些好人努力建立就完了,而是從自古以來,反民主與民主派的對抗寫起。認為「民主是下等人的關心」這種想法,到現在也還存在——說起來還非常「其來有自」。幾年前我還在劇場裡,看過有人拿「民主」的字源,來合理化對民主的鄙視。大約就是認為「文化人高於一切,更何況民主」——其實這種多少可說不加思索的「崇古派」,是頗值得注意與探討的——受到古人影響不見得都是好的,古人也有很多種。


   作者將演進分為集會、選舉與監督三個階段——在「集會篇」,我至今還沒看過寫得比該作者更清楚透徹的——主要原因應該是過去掌握資料的人,通常著眼在研究知識,沒有打算處理民主這個主題。但總之,第一個階段真是好看得不得了。第三個階段把很多最新的思潮都包括進來了,Hello Nancy,Hello Latour——覺得很不錯,但讀起來很意猶未盡,覺得第三章或許應該拆成兩章,因為很多重要的新觀念,如果能花更多篇幅來寫,論述會更詳盡。——但這本書有個莫大的好處,就是若有人拿古代哲人的說法來嚇你,你可以很清楚知道,所有大致的來龍去脈。第三章還有許多主題值得加入——比如說,歐盟的建立與運作,國際與跨國組織的民主程度,以及它為什麼遭受諸多反彈、不信任、運作困難等等。儘管作者已盡力要擺脫英美中心,但要兼顧世界各地的獨特歷史,還是沒那麼容易——看完內容,我也覺得如果把「監督」(monitory)改成「戒慎」或「偵錯」似乎更好懂。偵錯式民主……。

 
 
 

Posts récents

Voir tout
星期二雜念

1.[身而為人的真小確幸]:這是非常微小的盼望,也是對所有我們愛著的人的期許——在這世上,既不要成為虐待狂,也不要成為受虐狂。能夠立即反應,就立即反應。不能立即反應時,也不要欺騙自己說沒有事發生。要養精蓄銳,要見機行事。因著這簡單與確定的小理想,我贊成任何已經覺得狀況太不對...

 
 
 
星期五雜念

1.先說鄭村棋「採訪」中配劉振亞(亞亞)。我看到影片的第一個想法是,即使把意識形態與統獨等等都放一邊,鄭村棋給我的印象是,他並沒有看過劉振亞的影片。當然,我的感受與推測也可能有誤差,也許他只看了花絮的片段,或是「只用原則而非了解實情」的態度,覺得沒必要看——這與近來不少民眾...

 
 
 

Kommentare


Search By Tags
Follow Us
Featured Posts
Anchor 4

© 2014 by 張亦絢.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com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