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雜念
我自己是還沒訂閱「左轉有書」,因為寡人有疾,容易拖延「填表」這事。
看到填表,就會想,等我有填表氣氛~~(這個壞習慣不要學~~)
不過,我已把這事放入我的備忘:二月底前要為訂閱書店決定填表。
看過他們的訂閱集資計畫。高度欣賞。
我一直嘗試在說,但說不清的就是這件事——改變結構與環境都非常重要,這是長期的。
但短期來說,讓獨立書店先有尊嚴的生存好,除了賣書,應該要有這種「訂閱制」——
訂閱書店而非書——因為我一直沒找到適當的詞彙,所以每次都落落長說半天。
現在看到我講不清的事,被做成那麼清晰的企劃,啊,我心中那種崇拜~~~~。
以前河親卡的作法大概就算不錯的雛形,我想強調的是:書賣得好當然最好,但書店只與
書綁在一起,這想法太保守。
左轉有書打的是「活動力強而有方法」——
如果是很老派的——
不辦活動,孤僻者天堂型的,一樣是特色,來打訂閱「害羞內向者最舒適」書店,也很棒。
我就很老派,唐山八百年沒變化(有啦,它現在有桌椅還有好像鄰居廚房咚咚響的配樂),只有選書力始終漂亮,
在我心目中,它就是好得沒話說。
不是小看書店賣書的能力,而是要讓書店有一個穩住的基本贏面,不能讓書店每月為店租焦慮。
用訂閱制讓書店先有一定的安家資本,長期改變才有可能。我聽過有書店表示要有骨氣,不接受
施捨,我覺得這想法根本太「資本主義」,只接受資本主義表面邏輯中有價值的商業行為——其餘就視為「施捨」。
這完全都不對。
書店得到賣書利潤以外的「報酬」,這是保持新的經濟想像力,八竿子打不著「施捨」的想法。
但行為當然也要有基本的形式,簡單就好,我若訂閱,什麼咖啡書袋都不想要,因為相信的是信念。
相信書相信文化——
就是相信無形的力量——贈品當然是大家可愛啊彼此牽絆一下,但那絕不是核心,核心總是無形的。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