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雜念
- Nathalie Chang
- il y a 3 heures
- 2 min de lecture
1.我有點驚訝,有之前大罷免的罷團相關人,認為在國民黨錯修財劃法一事上,民進黨沒有擺出「強悍」的態度,會使罷團或支持者失望。事實上,國民黨錯到難以形容的地步,連行政院之前糾錯的覆議,藍白都沒讀,或是「有讀沒懂」,可謂丟人至極——這種「羞恥的事」,甚至是「遺臭萬年」等級的。一次錯也算了,否決覆議是第二次錯,現在胡說八道,錯都算到三了。
小時候我與人下棋,對方走了馬上輸棋的一步,我再三提醒,你真的要走這一步嗎?你要不要再看看?再想想?對方堅持要走。然後對方就輸棋了,氣得摔棋盤。我還只是「純提醒」。行政院的覆議則是「把原因都說了」。除非我們認為「越大力摔棋盤的人就越表示贏棋」,不然,執政黨現在佔理是百分百,能怎麼辦?只有展現風度的份。
別的事不敢說,在「國民黨錯修財劃法」一事,執政的民進黨是「又正確又聰明」,同時還「負責又和氣」——只要讀一下「覆議內容」就可知。當然,歷史上並非「政治能力佳者」得民心,民眾會選出瘋癲又無能的政治人物。要想該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國民黨似乎有打泥巴戰的傾向,該怎麼說呢?我想到的是「令人髮指」。心理學上有個東西叫做「受助者惡意」,國民黨看起來有點在這個位置上,就是「因為必須受民進黨幫助,表現得更加『粗暴』」——盧秀燕請賴清德「放下屠刀」,這是「不通至極」且「顛倒是非」。我之前還不知道盧秀燕如此頭腦不清。我真的還蠻驚訝的,我是說,可以有不同立場與主張,但不可能「不分青紅皂白到這個程度」吧?
我定義「韋小寶妄想」是「不學無術,步步高陞 ; ㄧ無是處,一帆風順」。人多少都有這種妄想,但這畢竟是妄想。最近有點讓我想到「韋小寶妄想」的就是王鴻薇。
柯文哲與黃國昌的聲勢,多少反映了人們的「韋小寶妄想」——現實中當韋小寶多半會很慘,那就選個偶像是這型來滿足妄想——其實最終也會嚐到苦果。
人類在政治行為上的「非理性」,請看高汀的«蒼蠅王»。我很困惑,個別的國民黨員應該沒有閱讀障礙,但集體行動時,整個就像讀不懂字般。對於必須一直批評國民黨,感到厭煩不已。
2.兩個工作之間休息一下,讀完了喬治桑的«魔沼»。很小的時候就讀過,當時讀不太懂,尤其不明白,沒寫到太多魔沼呀?昨日重讀,倒是字字清晰不已——最好的部分,與屠格涅夫的«獵人日記»不無呼應。技巧很好——但不能只「望文生義」。推薦。它是「偽田園」。
3.因為我要去遠方高山上看石板屋了,得準備準備。先不寫「使用報告書」。
Commentai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