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雜念
1.1027是國際影音遺產日,我總算做了件稍微有意義的事:去華山光點看了台語調光版的«桂花巷»。我一直都蠻喜歡陳坤厚的,但原因不甚了了(因為都是年紀很小時候看的),看了«桂花巷»總算有點恍然大悟。藝術電影就是那麼無可替代,整部電影我只有一個很小的地方不同意,就是「大伯頻頻打呵欠以表對侄子無情」(或是為了表示他吸大煙很上癮),這是電影唯一火候「飄了一點」的地方,其他簡直無一處不優,可說無懈可擊——這個主題根本上非常難表達,必須忠於某種「悶」與「靜物化」,但又不是真的把觀眾悶壞——劇情固然有其可觀(這部片的抽象化是最棒的地方,有點讓我想到溝口健二),但最好看還是看導演怎麼徹底排斥所有簡單、討喜、廉價的表現方式,那種工整(工整有時是負面,但這裡我取得是正面的意思)是思想的清晰與完整——是那種堅持,讓電影那麼珍貴又感人。片尾時我拼命說,我絕不哭絕不哭,但倔強終究還是難敵藝術片。(哈)因為喜歡電影,所以趁討簽名時也跟導演聊了幾句:是很愛文學的導演呢。當天聽到不少好消息,請大家引頸期盼«桂花巷»的完整修復版吧!這部片是一定要看的,至於比較理論的部分,我想等適當的時候再來寫。
2.«法國新浪潮»影展已經開始幾天了,這次的選片真的非常棒,沒看過的不要錯過了。這些片跟«桂花巷»一樣,都是基礎性的文化,如果沒有機會就算了,機會來了,自己就要好好把握。
3.雖然大家對黃國昌有各種意見,但黃國昌並不是黃國書,«上報»不知改過來沒有,竟然把黃國書寫成黃國昌,想想有時謠言是怎麼留下來的,在台南排隊時,前面的人說:「可憐哪,這句話是誰發明的?好像是一個藝人?哪個藝人?我記得是徐乃麟!」一年當中發生的事,記憶已經這樣了~~。但我最喜歡說的一個笑話是網路上看到的,有個網友盛讚«鱷魚手記»,然後用「鐵粉的口氣」道:「告訴大家這是誰寫的!!!就是張妙如!!!!!」我看了差點沒笑到摔到地上,這笑話我通常都用來舉證「名氣之不可靠」。
4.思考線民轉型正義的小說展,其實作品很多,我挑了大家可能不那麼常說到的。
«春山文藝»第二期,賴香吟小說。
«河流之聲»
«沈默小提琴»
«紅磚港坪»
5.以下這個活動我是在«明日誌»上看到,打的是「萬本酷兒文學免費帶」之類的,萬本?很多耶?然後又有傳言寫「張亦絢的都被拿光了」——欸,真的假的?照片上看到很大排說。不過,書籍這種東西,也是「有時花錢有時免費」——不過,我並不是很了解整個活動,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點進去了解。去光點那天本來想繞去看看,但時間太趕就沒去:咦?只剩三天了!讀書總之都是好事,雖然我這類的書收藏蠻多,也還是想比較一下,說不定有什麼稀罕的書,會在當場找到也不一定。
Коментар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