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38678778_10156451663622159_6316820487712
  • Wix Facebook page
  • Wix Twitter page
  • Wix Google+ page
Recent Posts
Rechercher

星期五雜念(遲到版)

  • Photo du rédacteur: Nathalie Chang
    Nathalie Chang
  • 25 mai 2024
  • 1 min de lecture

1.台灣的希望在花蓮……。一百人在台北上街頭,可能沒有十個人在花蓮準備罷免來得關鍵。


2.「加速度」與「超速」有時就是與不正義有關。立法權侵害司法權,固然讓我萬分痛苦——怎麼都沒想到此生還會看到藍白搞出這種「假的國會改革」——但這是一個「全新」的黑箱——三一八時的憤怒,有部分是因為「時間異常短」,令人感到低級與難以接受。如今卻是透過「合乎規則」但不合乎民主核心價值的方式,技巧閹割「合理長度的時間形式」(討論與實質審查)。——我最在乎的三個問題,「去(掉)時間」的暴力結構是第一。再來是「混蛋」型的擴權。到第三項才是立法內容的拙劣。立委很難就「去時間暴力」進行論述,因為他們是在某種民主假設中選出來與就任的,很難就這個新狀況做調適(也不應該調適)。直覺反彈「沒有討論,不是民主」,這個直覺是對的,但這個口號較難傳達此中的暴力——所有未涉及人身安全的杯葛與拖延,都值得敬佩——不是因為夠賣力,而是對抗「時間結構的暴力」,別無他法。這種暴力甚至沒有痕跡。——就算國眾的版本完美、完善的呱呱叫,還是應該首先反抗這種「去時間」的暴力。


 
 
 

Posts récents

Voir tout
星期二雜念

1.[身而為人的真小確幸]:這是非常微小的盼望,也是對所有我們愛著的人的期許——在這世上,既不要成為虐待狂,也不要成為受虐狂。能夠立即反應,就立即反應。不能立即反應時,也不要欺騙自己說沒有事發生。要養精蓄銳,要見機行事。因著這簡單與確定的小理想,我贊成任何已經覺得狀況太不對...

 
 
 
星期五雜念

1.先說鄭村棋「採訪」中配劉振亞(亞亞)。我看到影片的第一個想法是,即使把意識形態與統獨等等都放一邊,鄭村棋給我的印象是,他並沒有看過劉振亞的影片。當然,我的感受與推測也可能有誤差,也許他只看了花絮的片段,或是「只用原則而非了解實情」的態度,覺得沒必要看——這與近來不少民眾...

 
 
 

Komentáře


Search By Tags
Follow Us
Featured Posts
Anchor 4

© 2014 by 張亦絢.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com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