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38678778_10156451663622159_6316820487712
  • Wix Facebook page
  • Wix Twitter page
  • Wix Google+ page
Recent Posts
Rechercher

星期二雜念

  • Photo du rédacteur: Nathalie Chang
    Nathalie Chang
  • 18 févr. 2020
  • 2 min de lecture

說幾句話關於病名叫武肺還是新型冠狀,後者當然是正確良善得多,但這次未免也出來的太慢了,而且這種取名方式,根本沒考慮到使用新名詞有困難的老人家,我阿嬤現在是不在世了,我覺得要教會她「新型冠狀」這四個字,根本就很困難。對能讀報的人來說,再拗口都不是問題,然而很要緊,總要顧慮一下不是人人都能上手醫學名詞,如果要方便像我阿嬤這樣的人,我在想,我就不會用冠狀,而會用王冠——我想「王冠」她應該就聽得懂。

我現在有一點點後悔自己看數字的習慣,因爲每兩三日就記一下,對數字的改變感覺太強烈了,像今天看鑽石公主號,454——上次大概是14號,記得是2開頭——把數字打上都有種手軟的感覺。台灣雖然來到22,感覺還是穩的。但今天看到有人很好心的呼籲,說不應該預期不會有更大的傳播,要有準備「常態化」——道理是很好的,但我也不免焦躁,不知道該怎樣常態化。最不好受的,還是有蒙在鼓裡的感覺,美國以前誣賴過人家有「大規模的毀滅性武器」,所以對美國的說法,也還是要看是誰之口說出。中國就更渾了,實在看不清邏輯在哪裡。

看了電影«危機總動員»(不是未來總動員)——有兩說,一說病毒學家對電影很滿意,因爲製作團隊對伊波拉病毒有研究,二說有「微免課」(推測是微生物免疫~~之類的課),放此片,考題則是要寫出本片不合理的地方。——但網友只是誇讚他們的考題有創意,沒多說。我對電影還蠻失望的,雖然竟然能把愛情織進這個主題,我也實在服了,如果說是兒童在十歲左右看看超人電影可以培養勇氣或幽默的談吐,大概也不能說電影毫無吸引力——說我覺得太不寫實,也不是非常充足的理由反對一部電影,但我真的不是那種可以在看美式「英雄超人」就能滿足的觀眾了,我在喜歡史匹伯«魔輪»的年紀大概會喜歡,但之後就難了。何美鄉有推薦改編稱電影的原著,有時間找來看看,也許會更了解。鄭在承編著的書另有指出,電影中應該是生在薩伊的宿主猴子,實際演出的是南美洲的長尾猿——不過若是有錯誤,這大概並不嚴重——畢竟,猴子也是演員吧,大概可以接受南美洲的猴子在飾演此角?

泰希內2007的«愛滋味»(Les Témoins)是同類型電影裡,我看完滿意度最高的,但看資料不確定台灣有沒有進,這部電影頗重要,推薦。

 
 
 

Posts récents

Voir tout
星期二雜念

1.到底是做什麼之後,「又是一條好漢」?我今天覺得是「大睡一覺之後,又是一條好漢」——連日寫稿,覺得自己好像都「花容失色」了。今日交稿後,回了幾封特別要緊的信,倒頭就睡。大概睡了兩個小時吧,在浴室照鏡——臉上已經看不出「寫了幾天稿的疲倦」——真的,再生力未免也太好了。出門倒...

 
 
 

Comments


Search By Tags
Follow Us
Featured Posts
Anchor 4

© 2014 by 張亦絢.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com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