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雜念
看到一則很有趣的新聞,是台北高等行政法院判決中天告NCC敗訴的理由書,其中有段文字道:「報導涉及「涉己事務」時,報導前應進行內容查證,況且查證並不困難。」我看到時忍不住笑了出來,因為想像法官可能一臉無奈,還斯斯文文地講理,那話翻成白話應該就是:再無能或再懶惰也要有個限度吧,連報自己家的事,都報不好,都不好好報,你是想要怎樣啊。
目前看來,我感覺民進黨對這次不予換照,應該是「無功也無過」——適當的狀況。
有些主觀上覺得打倒紅媒了或台灣人勝利,甚至有論必是蔡英文有令——我推測是在拉攏蔡與獨派,怕這要是政治上得分,沒有算蔡ㄧ份,我覺得這倒是不必。民進黨應該自許為成熟的大黨,將聲譽建立在能讓制度運作,而非誰的意志與願望成真。
有一種說法表示,因為中天是意識型態特別與執政黨對立,所以似乎應該對中天更包容——這種想法也很奇怪,這豈不是認為這件事仍要化做民進黨的政治資本,讓它顯得更寬和更慈藹?這也不對勁。只有很殘忍的政權才要做這種形象包裝吧?
民進黨處於議論上的守勢是可以理解,也有點必須的。不過,這個事件本身有不少值得深化的部份,若只是被國民黨或中天拉扯到言論自由不自由的泛政治化語言裡,會錯失不少討論與公民教育的點。基於釐清事實,講明中天沒有被關台,還可以去有其他管道,在事實的層面沒有錯,但在論述上是有缺陷的,因為不予換照確實是限縮或撤回了一部分的自由——就像我們不能說,任何人也都可以對著自己的抽屜演講,算是言論自由。目前看到的討論,替中天辯護的一方弱得一塌糊塗,只有一些空洞的政治性語言飄來飄去,弱到讓我都懷疑近乎反串了,只能動員情緒,對思考幫助很少,這樣也會鈍化反方的思路。所以,也許要由批判中天的這一邊,自己提出尖銳的質疑與挑戰,才能更完備對這一主題的思考。至於在文化大學發生有人針對鑑定人,欲發起「公開聲明譴責」,並稱鑑定人「有辱」等等云云,這確實不能等閒視之,因為這已經不是交換意見或批評求改進,而近於威脅與騷擾。難怪李惠仁會那麼氣。但太詳細的實情,我知道的有限,只覺得這事也不能像說「敢做敢當,各人一片天」,所謂校方的行政主管,就不負起保持學術環境與倫理氣氛合宜的責任。
聽證會我聽了前面十來分鐘,就差點心臟病,雖然一直知道中天報導選舉候選人嚴重失衡,但聽到比例,我還真的是要昏過去了。這種東西太硬性也不好,我原本的想法是,就是三比五或一比四這樣的差距,我也還能想像或推論出原因,結果失衡的狀況恰恰是一比十——儘管這完全不是NCC不予換照的理由,但大家拿來與中天相提並論的三立或民視,沒有一台誇張到這個地步。但當然不是很誇張就代表它不可以存在,也許NCC不是完美的,也沒有什麼機構或鑑定是完美的,但以這次來說,至少我自己是覺得NCC的判斷,我是可以接受的。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