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期五雜念
左圖是我發了瘋地喜歡的柏林書店,光看書名就令人振奮不已——在當代美術館內——不是我突然懂德文,而是這家書店超級國際化——改天我再來說一點比較法德書店的心得~~。因為巴黎的照片還沒同步到我的平板裡,先放一家柏林書店的照片。最後一天逛到這家書店,美術館還有不少酷兒藝術作品——就...

星期二雜念
1.火車誤點兩小時後,終於在巴黎的小旅館裡,坐在床上,分享下面這個連結。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點圖看見詳情。圖上剛好有我出的一個題目:其實我超愛出題目的(哈)。是一個叫做「be a writer 寫作日用手帳」的計畫。蠻好玩的。...


星期五雜念
1.在旅途中看一個有關護照的展覽,感覺很有趣。展覽不是以護照而是以「公民性」為主題。談1789年以後,德國、法國與波蘭的公民性沿革。是因為德意志歷史博物館整修常態展沒開,索性就看看特展是什麼。抽象是公民性,具體是護照。有一個申請國籍,國家(德國)目前需要知道什麼的遊戲。我玩...


星期二雜念
1.無論歐洲有多好玩,柏林有多有趣,總有一個下午,我是要排給猶太人死難紀念碑。這是我第二次來。事實上,這是一個最反紀念碑的設計,它的要點不在視覺,而是走在其中。這是一個最時間空間化的「建築」。 2.剛剛接到柏林台灣辦事處的叮嚀,說法蘭克福書展回來有人發高燒,但不是COVID...


星期五雜念
1.法蘭克福書展。(謝謝大雄拍攝) 2.法蘭克福書展繁忙的台灣館。(拍到這張自己有點小得意) 3.法蘭克福書展中的烏克蘭館。 4.有些人對人的熱絡或友善只是為了在影響到別人時,不必受責難。然而,這不是真的。不說出來的責難,並不會消失。不控制時間只有在不影響他人時才可以,否則...


星期二雜念
今天的柏林簡直像夏天一樣。上星期五在台灣文學廳的文學之夜朗讀活動,應該算是相當不錯。據說來了近百人,會後與一些聽眾小聊,有人是第一次來台灣文學廳參加活動。問«永別書»後面章節的德譯在哪裡?這我就傷腦筋了,想想只能請人留下email,說有新的進展再通知。因為我還沒請人把照片傳...

星期五雜念
1.活動現場可以拿到台灣作家的德文試譯本喔,好像是有點殘酷的限量,有興趣的朋友請早。 2.推薦一本書,書封與書評如下: 在台灣史中,森丑之助(1877-1926)的憂鬱,常縈繞我心。這個為了研究出生入死的人類學家,在投海自盡之前,不止一次考慮自殺。目前可以看到的討論,除了驚...

星期二雜念
1, 這個活動真要麻煩大家轉貼了! 2.今天戴著好像化妝舞會裡梅菲斯特的尖鼻口罩出門採買。買到前日(陳)思宏啟發我買的草莓(思宏帶草莓來給大家吃,真是,人比草莓甜呀!)、小橘子、菠菜、番茄(看到真實的食物還是令人安心)、魚罐頭與若干不認識的東西等,我打算以不超過五十歐的預算...
星期五雜念
1.諾獎出爐!有興趣的人可以去找朱嘉漢的文章讀喔。前陣子才在看這個作者的家庭錄影片介紹。感覺她有沈寂一陣,最近變得比較活躍,竟然就得諾獎了。有河書店的臉書頁有關於她的作品改編電影訊息喔。 2.誰說德國人或歐洲人不戴口罩?這幾天看下來,公共運輸裡,戴得可嚴呢。且他們都戴以三角...


星期二雜念
1.柏林的釀酒廠電影院,早先就聽說不錯,到現場看,比想像又更好。閉幕片是鄭有傑的«親愛的房客»。算是很大的廳,座無虛席,觀眾的反應蠻熱烈。置身外國觀眾中,有點更強感覺到,導演一開始就是有所準備的,跨文化的點不至於太自說自話,這還不錯。電影最優的兩個部分,一個是主要演員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