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期二雜念
1.今天先來恭喜陳潔瑤導演以«哈勇家»獲金馬獎最佳導演獎!幾個月前我在«電影欣賞»的專欄「想不到的台灣電影」剛好選了陳導演的«不一樣的月光»當作「想不到」的討論電影。這部片在台灣史上來說,有很繁複的意義,導演的手法也非常值得矚目。在更前面一篇則是談了«失聲畫眉»。因為上個月...


星期五雜念
1.昨天收到投票單了,來說一點個人的感觸:狹義的政治如選舉,其實是很粗糙的工作,光是要跟選民不停握手,這類事我就完全做不來。從好的一面來說,民主選舉,就不是孤芳自賞。所以當我說,選舉很粗糙,我是帶著敬意在說的。只要不是昧於事實或違法貪瀆,無論是哪個政黨的人,進去參與並維護民...


星期二雜念
1.一開始我以為高虹安立院辦公室的帳目問題,是什麼雞毛蒜皮的小事,有點懶得看。看了以後,相當難過。以前高虹安在唱綠油精之類的歌時,覺得她有點幼稚,可是確實覺得如果有女性科技專才出頭,也不是太壞的事,所以即便不喜她,也沒有用一種蓋棺論定的態度看待她。但看完帳目問題,我對自己說...


星期五雜念
1.我最深惡痛絕的就是不把性騷擾與性侵犯當一回事的人事物。但是「舉發」並不等於認真面對,如果舉發是隨便、造假或是含有其他勒索與妨害名譽的惡意企圖,只會使確實並基於權益保障的受害人的爭取之路更顛簸難走。這次徐巧芯的「揭發」,引致了很多錯誤觀念的流竄,我只就觀念部分做一個簡短的...


星期二雜念
1.旅行還是好。雖然我的秘書(我都稱我負責規劃行程與打理瑣事的人格為「我的秘書」)有點累。 2.除了高第的聖家堂、桂爾公園與米拉之家,還去了海邊的加泰隆尼亞歷史博物館。館員對我說:「妳只有一小時可以參觀。」我說:「是啊,但總比『一無所知』來得好呀。」一個小時其實還是看了不少...


星期五雜念
左圖是我發了瘋地喜歡的柏林書店,光看書名就令人振奮不已——在當代美術館內——不是我突然懂德文,而是這家書店超級國際化——改天我再來說一點比較法德書店的心得~~。因為巴黎的照片還沒同步到我的平板裡,先放一家柏林書店的照片。最後一天逛到這家書店,美術館還有不少酷兒藝術作品——就...


星期二雜念
1.火車誤點兩小時後,終於在巴黎的小旅館裡,坐在床上,分享下面這個連結。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點圖看見詳情。圖上剛好有我出的一個題目:其實我超愛出題目的(哈)。是一個叫做「be a writer 寫作日用手帳」的計畫。蠻好玩的。...


星期五雜念
1.在旅途中看一個有關護照的展覽,感覺很有趣。展覽不是以護照而是以「公民性」為主題。談1789年以後,德國、法國與波蘭的公民性沿革。是因為德意志歷史博物館整修常態展沒開,索性就看看特展是什麼。抽象是公民性,具體是護照。有一個申請國籍,國家(德國)目前需要知道什麼的遊戲。我玩...


星期二雜念
1.無論歐洲有多好玩,柏林有多有趣,總有一個下午,我是要排給猶太人死難紀念碑。這是我第二次來。事實上,這是一個最反紀念碑的設計,它的要點不在視覺,而是走在其中。這是一個最時間空間化的「建築」。 2.剛剛接到柏林台灣辦事處的叮嚀,說法蘭克福書展回來有人發高燒,但不是COVID...


星期五雜念
1.法蘭克福書展。(謝謝大雄拍攝) 2.法蘭克福書展繁忙的台灣館。(拍到這張自己有點小得意) 3.法蘭克福書展中的烏克蘭館。 4.有些人對人的熱絡或友善只是為了在影響到別人時,不必受責難。然而,這不是真的。不說出來的責難,並不會消失。不控制時間只有在不影響他人時才可以,否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