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期五雜念
我剛剛接到新一期的《幼獅文藝》,做了「菲律賓文學」的專題、有張致忻與李奕樵的報導,還有一篇布農族人「如何談音樂」的文章——後者迫不及待地就讀了,非常有意思。 菲律賓專題也勾起我不少回憶,小學時有次被抽到表演,老師要我們模仿,這種東西我最害怕了,情急之下,我竟然模仿柯拉蓉,可...


星期二雜念
真沒想到,也有體育事件是我有點熟悉的。看到電影《老娘叫譚雅》的預告,我大吃一驚。老實說,譚雅可以說是我最害怕的那種人,那種「因為我被我媽虐待、因為我來自底層又貧窮、因為我集一切不幸於一身,所以我就可以不遵守任何規範,不擇手段得到一切」。我所以害怕,是因為我會心軟,然而我的理...


星期五雜念
新年新希望,不廢話,反對勞基法修惡。


星期二雜念
現在是25日晚上九點多,早上四點多就起來寫東西,現在已經睜著眼在睏覺了。實在感慨呀,人生只有這種困難,不可能以意志力征服。剛剛晚餐時,就已經好幾次眼睛閉上了。一邊想著近來的睡眠之敵→→→勞基法,這是絕對不可以的!一個人可以因為睡飽了早起,但撐著不睡,非常可怕。...
星期五雜念
在寫稿與回信之間快要昏頭了的我,剛剛跑去陽台上進行了大約三分鐘的光合作用。很振奮呀,陽光那麼好。今天是冬至,感覺更像太陽至呢? 稿子已經寫畢,回信還有數封。已經看過電影《尋找約翰柯川》!這電影內容很豐富,導演可說勞苦功高,但是就電影來說,問題不少。所以我覺得大家還是可以去看...


星期二雜念
可以把橘子當零食吃的冬天,真是愉快啊。 但是一天看到兩個虐童的新聞,未免也太過份了。新聞上看到台灣一年被虐死的兒童數字大概在八十到一百上下。這當然不包括被虐但沒死的數字。 最近對這特別有感觸,因為剛看完真梨幸子的《殺人鬼藤子的衝動》。真梨幸子我是從《復仇女神的布局》看起的。...


星期五雜念
前幾天和法國朋友R在線上聊天,鬧了個笑話。 我:《冬之心》重拍了,你去看了沒?那個你喜歡的導演叫什麼? R:梭特。 我:對對,就是梭特。《冬之心》不是他的片嗎,你一定會想看看重拍。竟然重拍了《冬之心》! R:我怎麼沒聽說。來查查。...


星期二雜念
今天就放一個活動預告和一個音樂錄影——聽說音樂電影《尋找約翰柯川》票房未捷,負責引進的翻面映畫已經在下詔罪己。關於這,我有頗多話想說,這種以音樂人為主題的電影,在電影推廣上經常有難以想像的困難,就算電影主角是音樂史上再重要的人物,電影推廣而非內容,還是有不少令人吃驚的挫敗案...
星期五雜念
寫了一天稿的今天,夜裡只墮落地重看了〈戀人啊〉的MV。「相信父母親只是一種動物性大過人性存在的人們,永遠無法順利長大。」這話是誰說的呢?是我啊。劇中具有生殖力的兩位都是騙子,被表現得真正有父性與母性的,是雙雙被拋棄的鈴木保奈美與岸谷五朗——這是非常深沉,子女(位置)對父母(...
星期二雜念
上星期六去了在華山舉辦的OPENBOOK年度好書的頒獎典禮觀禮,文學類竟然請到王文興來頒獎!我感覺一年來或說一生以來的痛苦都被淡忘了,嘿嘿,偶像就是超有療癒力呀。 今日小偷懶,將年度四十本好書的聯結放在這裡讓大家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