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期五雜念
1.朱立倫太糟糕。先是個人的政治判斷,又錯又弱——怎麼會在第一時間去護航一個在媒體前面擺出納粹行禮的宋姓男子?然後,備受各方譴責後,又再把國民黨往過激的路上帶?讓集體為他個人的失職付出代價?我本來想說,「朱立倫最近糟得厲害」——可想想,也許從他把傅崐萁帶回國民黨時,他就不太...


星期二雜念
1.上週我有兩個不在台北的活動。分別是到高雄中山大學黃資婷老師的課堂上,分享我對臺灣文學中女性書寫的想法,以及次日台中文學季的開幕活動。儘管臺北到高雄,高鐵不到兩小時,簡直太夢幻——但因為必須坐到早晨第一班公車,整個行程才順利,我少見的早上四點多就起床,在站牌下聽了十五分鐘...


星期五雜念(此乃預錄,因為在下明早要早起)
「此乃預錄」 1.我如果說,我貼這張大罷免的圖,原因是畫面中的綠色剛好是我非常喜歡的——這樣說,大概沒有人會相信吧?(顏色控的寂寞心情)—— 無論有人怎麼說「已經過了」、「不會過」或這樣那樣,還是要去簽(如果你住的行政區裡有可罷免的人)。不,我並不苛責個別的國民黨立委——我...
星期二雜念
無論是蕭美琴的「潤餅」或賴清德的「還有音樂」毛巾,都被證實並不是對「四月2日川普宣布關稅政策」的反應,而是有點被惡意扭曲。然而,執政黨沒有對訊息發布有最優良的預備動作與「控時感」,也是真的——我不認為,如果政府還在商議,晚一點公布資訊有何不可——然而,正因為臺灣經常被假訊息...


星期五雜念
在四月二號之前,法國廣播裡有一種說法,就是唯有把川普視為「自願」或「非自願」的俄羅斯手下,才能解釋川普的政策。發言者認為,川普之所以難以理解,在於他並沒有維護美國利益,而是在各個方面「殺美國」、「廢美國」——這個說法到底有多少可信度?我並非毫無保留——傳統美國政治有一個分歧...
星期二雜念
1.[身而為人的真小確幸]:這是非常微小的盼望,也是對所有我們愛著的人的期許——在這世上,既不要成為虐待狂,也不要成為受虐狂。能夠立即反應,就立即反應。不能立即反應時,也不要欺騙自己說沒有事發生。要養精蓄銳,要見機行事。因著這簡單與確定的小理想,我贊成任何已經覺得狀況太不對...
星期五雜念
1.先說鄭村棋「採訪」中配劉振亞(亞亞)。我看到影片的第一個想法是,即使把意識形態與統獨等等都放一邊,鄭村棋給我的印象是,他並沒有看過劉振亞的影片。當然,我的感受與推測也可能有誤差,也許他只看了花絮的片段,或是「只用原則而非了解實情」的態度,覺得沒必要看——這與近來不少民眾...
星期二雜念
1.我本來完全沒有想關心新黨游智彬鬧場立院的新聞,因為不知道游智彬是誰,覺得大概是「無聊新聞一則」。但在戴耳機洗碗中間,不知是哪家電視台把他在立院所言,原音重現。我感到非常震驚。因為那絕非普通政治或爭議的話語。 猥褻程度遠超一般想像的殘虐下流。猥褻是什麼?猥褻行為是...
星期五雜念
1.«這才是數學»——實在太好看了!我一向不是太常去這家咖啡廳,因為可能店主或其親戚兼作補習班生意,店裡到處可見補習班教材。但因為打算工作得晚一點,不跑遠的話只有這間。架上可看的書非常少——我實在對什麼書都有點好奇,就把書帶到桌上翻了翻。數學並不是「一連串的題目與解答」,所...
星期二雜念
1.關於已經進入第二階段連署的大罷免,我目前只有一個很簡單的感想。就是如果你是有想簽的,覺得是重要的,就儘快。因為未來你也有可能感冒、工作太多、朋友太多、想看的電影或展覽太多——所以,如果想簽,現在就把它排在待辦事項第一位,越早把這事辦好,對你自己越好。另外是,也減輕志工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