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期五雜念
1.對於中國人,我的想法是不好也不壞——一個國家人口那麼眾多,是不能用單一想法概括的。可中國這個政權,只要研究或想到,實在令人覺得非常頭痛。從象徵層次,就算中國訂的是「國家不安全法」,它也是在「展示侵犯性」,這個政治史學者應該比較會分析,我則是非常不爽。...
星期二雜念
嗯,這個「香港國安法」嘛,我只是特別對中國表示,「只會對少數人造成影響」這種說法,特別不喜。少數人是怎樣?影響少數人,就不會影響多數人嗎?這難道不是分化性的話術? 放個黃之鋒與另一人投書華郵的聯結。香港事看看香港人怎麼說囉——但黃之鋒的中文有若干香港用語,不全看得懂,英文倒...
星期五雜念
剛從新竹回來。 本來想要來個新竹一小時漫步的,遇到大雨,除了差一點把布鞋弄溼以外,眼睛盯著都是地上水窪。 不過,好歹有吃了清水米糕,有點小得意。 見到(李)奕樵,(李)屏瑤,還有一些年輕寫作者,挺開心的。 但這是近日我戴最長時間口罩的一天,回家脫了口罩,覺得沒那麼缺氧,哎,...


星期二雜念
五月十七日是國際不再恐同日。 我照例遲到——本來想做一個五月五,五本不再恐同——可是發現我做複製聯結的上限是四本,泰勒力只有四本書的量——再做下去就要昏頭發火了。 從上到下: 一號書是絕版經典,重出江湖,要搶要快。 二三號書是有國際水準的台灣耀眼新星,早讀早保庇。...


星期五雜念
1.照理來說,很多人在罵的事或人,似乎就沒必要再罵了。 可是想來想去,我還是打算破個例,因爲我覺得不說幾句話,我會內傷太厲害。 小燈泡的事,未來無論法律走向或是我們任何人做任何事,幾乎都不太可能減輕小燈泡父母手足所受的傷害與痛...


星期二雜念
防疫小禮:按圖可看書評。


星期五雜念
最近如果去誠品,理論上應該可以拿到主題是「共振張愛玲」的這本刊物。除了我寫了一篇,還有(黃)麗群寫被窩(楊)佳嫻寫穿衣,總共三篇——我喜歡極了「共振」這兩個字,日文裡面好像有振袖這種說法,感覺好像大家穿了喜歡的衣服跟張愛招呼著。 今早肚子痛痛醒,知道不太好,要在床上休養了。...
星期二雜念
我接到漫畫«來自清水的孩子»了,非常喜歡總是摻點淡粉紅的畫風!好雅。 找時間再來仔細讀。 開始吃芒果了,意外發現長得像劍蘭長條狀的包心白菜,好吃得不得了,什麼都不用加,炒一下就香甜——特地去看一下包裝,彰化溪洲產的。有時也是要冒點險——包心菜不是圓圓的嗎?沒想到奇怪的樣子,...


星期五雜念
致敬張愛玲。 昨天在想今天是五一勞動節,但昨天除了勞動個沒完,沒做什麼特別的事。 今天要說感想,就也沒特別的感想。 雷峯塔:第一頁就值千字分析。 太宰與張有時在我心中不相上下,但這本,是張愛玲勝太宰。 看過挑張愛玲英文毛病的文章。挑吧,再挑吧。多多益善。...


星期二雜念
防疫小禮:多語童書免費下載,介紹新冠病毒與李文亮醫師。 昨天吃了一根胡蘿蔔。早餐有紅蘿蔔蛋,中午有加了胡蘿蔔的麵,晚上還有三分之一的紅蘿蔔,做了紅蘿蔔排骨湯。一天都效率高又心情好,因爲找不到原因,只好歸「咎」紅蘿蔔———平常不太愛煮紅蘿蔔,凡是削皮類蔬果,都只有在有「小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