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期五雜念
1.大家還是去看一下受害人具名揭發謝春德性侵未成年的文章吧。我心臟有點弱,看完整天感覺心如刀割。某網友在某處留言,認為「性侵傷害整個家庭」,我覺得沒錯,這是一個特殊型態。也就是加害者更想攻擊的是受害者的父母,表示「你們沒辦法保護你們所愛」——間接踐踏父母——所以小孩也可看成...


星期二雜念
1.七月一號有個寫作班的課,晚上回家上網才發現,當天有不少與香港有關的紀念活動。說起來我當天也做了與香港有關的事,但非常形而下,就是去位在羅斯福路與新生南路兩頭交叉巷子裡的「行運冰室」吃了頓飯。我覺得以後應該從羅斯福路沿而立書店走過來,感覺比較近。從新生南路走,不知為何,會...
星期五雜念
1.收到(楊)佳嫻的新書«以脆弱冶金»和文訊出版的«從文學走向世界»——後者是81位作家的合輯,我也寫了一篇,叫<我們想要活一次......>——這話不是我發明的,是Darwish的詩句。好幾年前寫的,昨天用「我究竟寫了些什麼白癡東西」的心情重看,蠻驚奇——畢竟字數有限,所...
星期二雜念
1.從「晴天霹靂」到「彗星撞地球」?寫杜普蕾被強暴時,我還沒看到林昭亮和李明濱事件的後續。林昭亮的那個聲明大概是在牽制媒體(與潛在的後續站出者 / 咪兔兒er),讓媒體顧忌如果報導,有可能會吃官司。我都不怎麼轉貼文,因為網路上有整理得很周全的資料庫。謹慎起見,我以如果是亂爆...
星期五雜念
1.端午節的晚上,完全在莫札特的g小調第25號交響曲中度過了。我本來想靠卡農來靜心。沒想到還是莫札特更適於對抗最近「快要令人長針眼」的穢濁事件。我的其中一個無聊嗜好就是給音樂取各種別名,25號,我都叫它「我不害怕開誠布公」或「我不害怕悲痛欲裂」。這就是一個理解的問題,美是美...
星期二雜念
1.強壯的日子吃蘋果,沒那麼強壯的日子吃芒果。剛剛發現冰箱裡的芒果都沒了,只剩下蘋果。可見最近我一直覺得自己「沒那麼強壯」。仍然不想吃蘋果,想到有洗好的葡萄,打算等下吃葡萄。 2.星期天在捷運大橋頭附近的現流冊店,度過很愉快的夜晚。真好。印象中過去幾次在台北的講座,似乎都比...
星期五雜念
1.看看法醫高大成,我就覺得要更坦然面對人生中的挫折......。不是覺得高法醫就絕對是對的,不過就好像藝術史做分析,有種是做表面文章,有種就是有可能接近某種真相。中檢給我的感覺就是表面文章。雖然不一定是他殺,但總覺得賴小弟身上有冤情。不然,好好一個人,帶去結婚後就從陽台翻...


星期二雜念
1.這個星期天,我和何玟珒在「現流冊店」!歡迎來玩! 2.吳乃德的道歉事件具有指標性。他認知到他對減輕受害者痛苦負有責任ㄧ事,這對減輕受害者與社會付出的猜疑痛苦是正面的。——是要直到這樣的點上,他才「真正停止身為加害者」。我第一次在網路上看到有人問,為什麼大家不重視吳乃德的...
星期五雜念
1.文壇被揭發的比較不驚訝,剛好都聽過還算可靠的人轉述。只是也不是當事人,所以長年是放在「存參」。但鍾沛君被朱學恆性騷的事,真讓我感到驚魂甫定。太可怕了。這幾天免疫力都被影響而下降了。只能趕快休養。 2.活動預告: 通過殺意認識我:談「性別的禁忌書寫」——張亦絢X何玟珒對談...


星期二雜念
1.相信簡莉穎。相信李援軍。這幾天很多人發文說「文壇早就知道貝嶺怎樣怎樣」,再次證明我應該不算文壇中的人(囧),簡莉穎發文前,我完全不知道。看著我當時第一時間就去買的«策蘭詩集»,覺得很悲傷。 ——當然我也是知道一些事件的——這種事非常令人苦惱,因為除非當事人公開說,只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