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期二雜念
1.聽到「脆」,我想到的竟然是蕭泰然。因為他寫過<台灣翠青>嘛。如果台灣真的研發了新平台,會叫「翠」,也很合理。這真的是,嗯,真的是,愛樂者的潛意識嗎(偷笑)。最近印象深刻的歌,其實是<蘑菇蘑菇>——難得有一次我走得比時事快——看到這首歌上新聞時,我「啊」了一聲,小得意:我...
星期五雜念
1.27/01/2024我要去台中了。在國美館與我對其作品一直很有興趣的張紋瑄座談。下星期應該可以貼出活動預告。真的很想念國美館呢。 2.我有個自封的綽號叫「苦命小流星」。選戰一結束,看到立法院的席次,我就想,綽號可以轉送給賴清德了。如果不是318,我從來不會計算立法院的席...


星期二雜念
1.想找一本與水壩史有關的書,搜尋給我水獺為主角的童書,這就算了。想找期刊«薰風»,結果出現烤肉用品——這是怎麼來著!整個感覺超現實。 2.會想找(世界)水壩史的書,是因為前陣子把«尼羅河»這本厚書完結了——«尼»的閱讀過程蠻特別,有部分非常痛苦,因為有不少觀點與立場都帶有...
星期五雜念
1.星期六就是投票日了!投完票想看一本推理、讀幾本書,再配上燒麻糬。抄一段卡爾維諾:凡讓我們放棄我們的一部分的必是負面的。我參與政治和文學的方式依能力而異,但兩者其實是以人為中心的同一話題,我皆感興趣。(«巴黎隱士»)比起卡爾維諾,我喜歡博拉紐要多得多,但讀卡爾維諾,總有什...


星期二雜念
1.星期六是投票日。如果身分證會亂放(有嗎?有這種人嗎?)的人,各位小迷糊,最好先提早找出來。 2.聽說賴、蔡、蕭三人«在路上»那支片,讓很多人感動地哭了。我上星期工作太多,也不適合感動到哭,所以先把影片的聲音關掉,看個幾分鐘。——嗯,真的不錯。偶爾就是會覺得民主真是好的,...


星期五雜念
1.投票日是十三號。記得距離一百多天時,心下抱怨,要那麼早就開始打選戰嗎?都沒別的新聞了。沒想到最後這段時間過得好快,轉眼就只剩不到十天了。 有時會覺得很緊張:陳其邁不錯,落選過。陳時中不錯,落選過。選舉真的很難預測。但我對自己說,緊張也沒用。我也不是一個拉票的咖。最不能接...


星期二雜念
1.去台北藝術表演中心看了一場馬戲表演「紙Pli」,太嚴肅了,簡直像讀論文。如果這團體再來,還是會想看。評價是高的。可我很個人的感想,會覺得在敘事結構上太謹慎了,為什麼不太有幽默感呢?倒是有一點——在拙作«感情百物»裡寫過的「廁紙架」——幾乎成為大型道具之一,結合了鞦韆——...


星期五雜念
1.關於校園暴力。我以為至少可分三種,第一種是無幫派與家庭幫派影響的一般暴力,這在任何年齡與場所都存在,增加教育資源,就可有幫助。 第二種是家庭本身就是幫派成員(幫派也會生小孩),這部分也不一定無藥可救,因為還是有幫派成員會希望小孩走正路——我國小時,碰過一個很厲害的小學老...


星期二雜念
1.今天之前,沒有對賴清德萬里老家住所之事,說過什麼話,不是因為不在乎。一個原因是想等熟悉台灣土地法制史或全球建築史的專家出來幫大家上課,另個原因是,對台灣過去礦災的災難(應該是我還在讀小學時),略有記憶,知道哀衿,不願亂說話。...


星期五雜念
1.畢竟還是有「今年事今年畢」的心理,所以來快談三本書,其中一本還是2022的。丹麥女詩人托芙的«哥本哈根三部曲:童年、青春、毒藥»(以下簡稱托芙書)、波娃的«形影不離»與西西的«石頭與桃花»。 托芙書我一開始跳著讀(只是想「大概了解一下性質」),文學性無庸置疑,但我跳到的...